古代对年龄的称谓很有讲究,通常不会直接说一个人多少岁,而是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像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其中的“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那么,我们常听到的花甲之年,又特指几岁呢,依据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吧。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有关“花甲”的逸闻趣事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出处应为乾隆皇帝出的对联,乾隆五十年,皇帝在乾清宫召开千叟大宴,赴宴人数近四千人,其中一位老者有141岁,乾隆便以此为题与大臣们对句,乾隆出的上联为:“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而其中一位大臣也是才思敏捷,片刻即对出了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都说的是这老者有141岁的佳话。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