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历这种阴阳历中,通常一年也约有354.36天,比回归年时间少上近11天(知道为什么我们常常感觉春节越过越早了吗?),但是为了顺应天时以利于农耕(在我国古代几乎是百姓们的头等大事),我们自然希望能够尽量使农历中一年平均时间趋近于它,同时又不违背原先的月份规则。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吗?当然有了,我们在某些年份里加上一个月就可以了。这就是农历中闰月的由来。
加上闰月之后,一年的时间就变成了29.53X13=383.89天,比回归年的时间长了18.65天(更精确的数据是18.65547天)。因为18.65/10.88≈1.71415≈12/7。也就是说,大概每19年的时间,就会出现12个平年和7个加了1个闰月的闰年,所以农历中会有“十九年七闰”的说法。
如果闰月出现在腊月之后,那这一年便成为了一个具有两个腊月的年份!如果这两个腊月都是具有30天的大月的话,那么这一年便有了两个腊月三十。
二十四节气是干什么的?
现在的问题是,凭什么确定哪一年是闰年,又在哪个月后面添加闰月的呢?答案当然还是应该从太阳上着手。为此,我国的先民发明了另一套依据太阳运行规律制定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们最早起源于我国先民们使用日晷对日影进行的测量,实际上每一个对应了太阳在黄道上经历15°的运动所到达的位置。可以想见,由于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它和阳历是相当契合的。这也是为什么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在公历中相对确定,上半年一般在每月的6日和21日,下半年则在每月的8日和23日。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在时间顺序上,节气和中气一一相间。也就是说,立春、惊蛰、清明这些都是节气,而雨水、春分、谷雨则被称为中气。在公历中,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发生在上半月,而中气则发生在下半月。然而在农历中,由于一个月的时间比公历要短1天左右,这样累积下来,大约30个月后就会出现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份将被视为这年中附加的闰月。
比如今年(2012年)的5月20日是农历的四月三十日,这一天是中气中的小满,下一个农历月是从公历的5月21日开始,到6月18日结束,这个月有一个节气(芒种,在6月5日),但是没有中气(下一个中气为夏至,发生在6月21日)。所以这四月后的一个月就是闰月,它的名字将依照上一个月的名字,并在前面加上一个“闰”字,即“闰四月”。
如果研究1645年以来的闰月分布情况,会发现每个月份之后出现闰月的概率不是平均分布的。这是因为,根据开普勒第一和第二定律,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角度并不是均匀改变的: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时候,两个中气之间的间隔较短;在远日点时,中气间隔时间则较长。所以农历中的闰月,大多出现在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这五个月份之后,而鲜有出现在冬月(十一月)、腊月或者正月之后的。
事实上,自1645年以降,我国还没有出现过闰腊月。但是闰腊月依然是存在出现的可能的,据预测它的出现时间大约在公历的3358年——如果那时候开头提到的有志青年和他的约会对象恰好都还活着的话,他们将有机会在《千年等一回》的甜美歌声中翩翩共舞,两次。
你可能也喜欢:
农历小知识:农历和阴历的区别
食在当下,吃货必备之应季水果时间表
农历三月又叫什么,农历三月又叫什么月
郑博士:2017年3月吉凶预报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