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信息科学分馆位于珞珈山南麓,信息科学学部的中心。前身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9月,1962年1月新馆建成,建筑面积6351平米。信息科学分馆是全国测绘科学文献收藏比较完备的单位之一。
主要收藏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地理信息工程、测量仪器与制造、计算机科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印刷技术、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中外文图书、期刊、会议文献、本校区硕、博学位论文、技术标准、规范等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测绘学类核心期刊表中的12种期刊全部收藏;
世界上出版最早的德国《测量》杂志从1873年的创刊号至今收藏完整。截止2006年底,信息科学分馆馆藏中外文图书约49万册、期刊5000余种、各种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影像相片、10万余张。
信息科学分馆馆长段晓玲,下设流动的阅览部、学科服务部、办公室三个服务部门,有工作人员43人。
我们的服务承诺是:“读者有百分之一的需要,我们将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医学分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位于武汉大学医学部校区,馆舍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收藏基础医学、医学病毒学、神经精神疾病学、计划生育学、护理学、医学管理学、心血管内外科学、显微外科学、放疗、肿瘤学、口腔医学等学科专业的文献。截止到2009年底,医学分馆馆藏中外文图书约20万册,入藏报刊3000余种。
医学分馆下设流动的部、阅览部、学科服务部和分馆办公室四个部门。
特色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位于新馆D3楼层。
该部藏有线装古籍近20万册,善本800余种约1.4万册,其中有64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地方志1600余种、家谱400余种。影印古籍全部存放在C2中文阅览室,通过一条走廊与D3古籍阅览区紧密联结,读者可以无障碍穿行。
新建的古籍书库配备恒温恒湿、空气过滤、自动消防、隔热遮光等现代化古籍保护设施。书库内是整齐的全樟木书柜,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天然的木质纹理搭配上深色条纹地毯,别有一派典雅庄重之气。
书库的两侧分别安排有古籍编目室、修复室和整理室。在编目室中,每一种古籍的特征被详细描述,使读者未见其书,便可对它有初步的了解。修复室是挽救破损古籍的医院,这里不仅有纸浆补书机、冷光工作台、超声波清洗仪等现代化修复设备,更有两位技艺高超的古籍修复师坐诊。
那些痼疾缠了身的书籍,不论是鼠啮虫蛀,还是水渍发霉,到了这里,都能重获新生。古籍整理室是为研究和利用馆藏古籍而设置,由专家对这些古老文化遗存的内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让它们能更好地为今人所用。
紧临书库的古籍阅览室是一个为古籍读者专设的阅览室,除法定节假日外,白天全天开放,闭架阅览。室内由古架将其分隔为阅览区和服务区,布局独具匠心,若隐若现间,颇有宋代书院之遗韵。雪白的墙壁上点缀着几幅字画,更增添了几分雅趣。风和日丽的时候,煦暖的阳光从落地窗照进来,深红色的实木桌椅折射出柔和的光晕。[6]
新馆介绍
武汉大学新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总馆)扩建工程位于珞珈山西麓,珞珈山广场东北侧,地处武汉大学主校区的中心区域。图书馆(总馆)扩建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554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31276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4272平方米,容积率为1.36,建筑密度为29%,绿化率为37%。结构形式为仝现浇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
室内外机动车停车数为82辆,室外自行车停车数为800辆。图书馆新馆(总馆)扩建工程2008年底动工建设,预计2010年底完工交付使用。与现图书馆面积结合,届时该馆将是全国高校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庭院式图书馆。
2011年10月28日,新图书馆正式对外试开放。图书馆(总馆)新馆第一阶段的开放区域为图书馆大厅、A楼图书馆借阅区和电子阅览室、借阅区共有1600多个阅览座位,50余万册图书供读者借阅,新馆试行藏借阅合一的开放模式,读者可以带书包进图“图书借阅区”。
图书馆(总馆)扩建工程遵循依山就势、新旧一体的设计思想,建筑优美,且体现了现代图书馆大空间、全开放、凸显交流共享功能的设计特色,毫无疑问将成为武汉大学的一处文化地标,开启武大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新纪元。
【结束语】武汉大学图书馆的规模是不是令人叹为观止呢?人都说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么就武汉大学图书馆规模来看,“黄金屋”与“颜如玉”就不知有多少了。武汉图书馆给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说,在武汉大学的学生们是幸福的。
你可能也喜欢:
2015年终高校榜,2015年武汉大学排名
武汉大学著名专业,武汉大学有什么好专业
满族有多少人口,满族的分布情况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