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印度的宗教是其最大的代表之一,整个印度次大陆遍布无数美丽的宗教建筑。那么,关于这样的以宗教为中心的印度文化,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一起到印度文化中看看。
印度文化为三方面内容即以宗教为中心,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和以诗代史三方面。
1、以宗教为中心:
印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都以宗教为中心,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也都与宗教有关,连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此,世界学术界在研讨印度文化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宗教,宗教融于印度文化之中,无宗教就不成其为印度文化。
在学术界也有人称印度的某些文学作品为纯宗教文学作品。世人熟知的《五卷书》这部闻名全球的寓言故事集,也是宗教人士为后代创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宗教的情感,宣扬的是宗教精神。
印度伟大的民族英雄—圣雄甘地,在领导全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他从印度教的“坚持真理”、“戒杀”和“自制”的信条中衍生了非暴力思想,坚信非暴力思想的宗教道德力量最终将使本质上热爱主义的英国殖民者改正自己的错误。他运用宗教学说鼓动人民参加反英运动。这种山宗教思想激发起来的爱国热情,牺牲精神和民族自尊心,其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迫使英国殖民者不得不放下武器,同意印度独立。
2、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如果分析研究印度的古、现代戏剧,电影和音乐舞蹈等剧本,不难发现—个规律,即大多以大田圆结尾。而从内容上分析都贯穿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的思想,其中不时反映出仁爱互助的精神。实际上这是由于受了印度佛教,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国内学术界也不乏有人认为印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中的六团圆结局是佛教从修养上强调了现实生活中的宗教实践,它不同于基督教仅劝导人们消极地等待死后灵魂升天的悲观主义,而是注重精学勤修。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实际上,佛教这一思想的产生,是在与婆罗门教森严的种姓制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婆罗门维护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遭到低级人民的强烈不满,佛教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由于佛教的兴盛与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受佛教影响的文化繁荣起来。无沦是在政治、哲学、文学,艺术、雕刻、音乐,舞蹈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都留下了佛教的烙印,即便是卷土重来的印度教(亦称作新婆罗门教),它也或多或少地继承了佛教的宗旨。
你可能也喜欢:
印度文化产业的发展,了解印度人的基础
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差异体现在哪里
你知道天津为什么叫天津卫吗?
盘点:令人流连忘返的云南四大古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