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灯
河南民间灯节时还要举行集体‘玩灯’。丝制品外罩的花灯、方灯、园灯以及各种纸灯、玻璃罩灯、“走马灯”和扎制成各种动植物形象的羊灯、牛灯、鸡灯,鸭灯等。灯罩上都绘制有内容丰富多彩的图案,或为历史故事,诸如“火烧战船”、“苏武牧羊”;或为古代忠孝节义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如“王祥卧冰”等;也有书以吉祥的词句,如福、禄、寿,万事如意等。灯节时,各灯社将灯张挂于公共场所,以供人观赏。为了增加欢乐的气氛,还临时搭制大型的“灯树”、“灯山”,灯山搭制有按五行八卦二十八宿布局;有按南极、习匕极、启明、长庚、牛郎织女等天上星斗布局。
点灯山
50年代以前,灵宝县阳店乡观头村人喜点“灯山”。即灯节时,将村后的马宗岭上全部放上灯盏点燃。每年正月初五后,全村家家户户便自动挖泥取土捏制灯盏以为点燃灯山之用,至灯节时,将所制灯盏在马宗岭上,随湾就势,一排一排摆放在梯田的埝头上,并使其呈宝塔形,从岭顶一直摆到村口,至夜添油点燃。其时横看成排,竖看成山,红光一片,自然灯山之壮观令人惊叹;此俗源于祭山神。各地灯节之灯一般点燃三夜,也有四夜五夜方收者。
灯谜
民间灯节玩灯,历来还有猜灯谜之举。人们在灯笼的外罩上写上各种谜语供人猜测,俗称“谜灯”或‘灯谜’。50年代以来,灯谜活动多由当地文化部门组办。
点老杆
河南民间玩灯之夜,喜配以“焰火”。民间焰火会的高潮是在搭设的高杆上,用烟花表现各种故事,称“点老杆”。
搭彩棚
河南各地旧日灯节相庆之俗,也称“搭神棚”,即用苇席和秫杆在村头路边,或村内公共场合搭起各种彩棚。彩棚内供各种“神位”。棚外两侧遍插翠柏枝叶和高悬红灯。横额上写有“欢度灯节”字样。棚内还悬挂着绘有各种图案的“吊画”。在巩县一带,彩棚还是节日神社“供品展”的场所。人们将供奉各种神的供品陈列于彩棚的神位前,有荤供、素供、果供、全供,名堂繁多,实为民间烹调技术的大比赛。民国时期,堤东村彩棚内供给火神的“全供”长达十三个木方桌,十分壮观。
社火
河南灯节期间是民间歌舞最活跃的日子,有狮子、高跷,大鼓、高台、竹马、早船;龙灯、耍大头和尚,扑蝴蝶和吹奏乐等等,它们由民间的文化组织—“社”、“会”组办,俗称“社火”。灯节演出称“兴社火”“赛社火”。灯节社火旧时许多地方从正月初七便已开始训练,直到正月十三。从十四日请神开始‘亮相’或称‘预演’,连续三个下午。灵宝县杨平乡东常村和西常村还有骂社火、对社火之俗。
郊游
俗也称“踏青游百病”,尤为妇女所喜爱,她们穿红着绿、三三两两,到野外“游百病”,以“将晦气掷之外边”,称“十五十六游百病,老牛老马歇三天”。郊游也有“玩十五,逛十六”的讲究,即在十六日上午方郊游踏青。郊游时,有病之人要作绕水井或转古庙的活动。绕转时,将随身之物裹上土块、瓦砾投之井中或掷之庙外,并拾柴在十字路口点燃,以示与病永诀。老年妇女也到野外拾谷茬豆秸烧锅和擦拭炊具以除五毒。儿童则用高粱杆数节制成串,称“打鬼捧”,以驱鬼祛邪,也有制成灯笼挂于门口祈福者,在豫南,有在十五日晨,执“烟把”到田中熏烟以除毒,新县人则烧“元宝纸”。
你可能也喜欢:
中原文化的根本问题:中原是指哪些地方
中原文化的特点有什么,中原文化的五个特点
古都古城繁多的陕西在中原文化中的地位
酒文化:各种酒的饮用常识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