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二人转大家第一个应该会想起常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小品时顺便插播二人转的本山老师。赵本山老师把东北二人转带入大荧幕让全国的观众朋友所熟知,它的表演形式就是一男一女相互配合着一唱一和。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到吉林文化里了解二人转吧!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汉族民间文化,属于汉族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
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地区汉族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边说边唱,载歌载舞。
名段有《大西厢》、《回杯记》、《祝九红吊孝》、《梁塞金擀面》、《马前泼水》、《包公断太后》等。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除辽东、辽西有少量汉人外,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间,清朝实习严厉的“封关”政策,严禁汉人进入关东。
康雍乾盛世过后,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日弱,加上外敌入侵,“封关”政策名存实亡,导致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
二人转植根于汉族民间文化,所以其表演台词中带有一些乡村特色、俗色酸、但二人转内容并不以俗色酸为主、二人转的戏词中有很多都是和“评剧”“东北大鼓”“莲花落”是相通的。这种现象一直到1980年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成立,其前身是吉林省吉剧团二队。经过吉林民间艺术团的修改之后有很多唱段成为了二人转的知名唱段。
例如《猪八戒拱地》《回杯记》《马前泼水》《西厢观画》《骂鸭》《梁祝下山》《包公断太后》《水漫蓝桥》《二大妈探病》《孙悟空三调芭蕉扇》《醉青天》等等。在改编出大批传统剧目的同时,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也培养出了众多的二人转表演艺术家,丑角演员有韩子平、秦志平、董连海、徐振武、尹伟民等等,旦角演员有郑淑云、董伟、李晓霞、关长荣、闫淑平、杨宏伟、孙晓丽、等等。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
扮妆种类
传统二人转的旦角装束分为两种正装,月装,正装即是戏曲装旦角需要在额前贴片子,还需要挂顶花和偏凤,后面要带线尾子等、有些还需要在戏服上加水袖的,如“穆桂英”装即是仙姑头。不需要戴顶花、而是带假发套、后面可以用真模仿真发的假发套、例如胡玉娘。
二人转下装的化妆分为三种小生装,丑装,武生装这三种装。
艺术特点
1、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2、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3、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4、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5、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6、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
7、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
8、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
唱腔特点
唱腔受东北大鼓、单弦、河北梆子影响很大。唱词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气息。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
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单出头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可能你也喜欢:
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的妈祖信俗
澳门文化:深具凝聚力的妈祖文化
福建文化遗产有哪些,你知道吗?
至今不衰的苏州评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