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中华的民族的起源地之一,许多史前文化都在这个地方出土,更是历经夏商周三朝文化的积淀。作为起源于山东文化里的山东快书,也是受到了当地说唱艺术兴盛的影响,才能在这发展起来。
山东快书是起源于山东省汉族传统曲艺形式,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解放后发展遍及中国。演唱者手执竹板或鸳鸯板,以快节奏击板叙唱,故又名竹板快书。山东快书发源于山东省临清、济宁、兖州一带,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关于山东快书的起源。历来有三种传说,即刘茂基说、赵大桅说和傅汉章说。
据考证,山东快书发源于临清、济宁一带,艺人有种说法:山东快书是从河里来的。这里说的不是一般的河,而是横贯南北的古运河。临清、济宁都是运河上的大码头,南来北往的行旅客商云集之地,俗称“沃土”。艺人向这里拥集,就是所谓的“跑码头”。这里商贾云集,客人无聊,需要娱乐活动,也就养得住艺人。
同时,这类码头又是多种艺术形式荟萃之地。以此推断,当年临清一带说唱艺术颇为兴盛,为山东快书的孕育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利条件。北宋末年,临清、济宁一带正是梁山好汉龙腾虎跃之地,武松的英雄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于是以《武松传》起家的山东快书应运而生。
山东快书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性强,基本句式为“二、二、三”的七字句,为保证演唱的明快,一般句子最后为三个字。左手击打两块相同的铜板(鸳鸯板)作为伴奏乐器。山东快书都是站唱形式,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步”及“包袱”、“扣子”的运用。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演员吟诵唱词,间以说白。曲目有“单段”、“长书”、“书帽”等形式。
由于山东常是一个或几个演员,用极简单的道具进行演唱,在瞬间就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又由于它不受场地的限制,无论田头工地、车站码头、街头巷尾,均可随时演出,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为经济建设服务,所以几百年来长久不衰,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许多经典段子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深受喜爱。
经过历代艺人百余年的传唱,山东快书艺术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书目。在传统山东快书书目中,有关武松故事的唱段占了很大的比重,是传统山东快书的基本书目。在1997年出版的《中国传统山东快书大全》收录的21段中篇作品中,武松故事就占了17段。
另外还有不少单段和小段,也同样属于山东快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流传地域、师承关系和艺人表演风格的不同,所以在书目的内容、结构、词句及文学特色等方面也各有不同。
你可能也喜欢:
山东曲艺鼻祖“山东大鼓文化”
山东“奇葩”曲艺之山东梆子文化
独特的山东艺术文化:五音戏
详解:山东柳子戏的学术价值与使用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