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的悠久岁月里,有着许多民族在这里留下他们的痕迹。更多的是在这里世代留存了下来,造就了如今青海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域性。青海这个美丽的得房交织着不同的民族特色,不同的地域的民风民俗,最好的体现就在传统节日里。
土族波波会
土族波波会于每年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在青海互助县的土族乡村举行,“波波”为土族语,意为法师作道场,俗称跳神。其主要仪式有:竖幡、跳神、招魂、放幡、卜卦等。放幡时,众人围观抢“粮蛋子”和杆头馒头,得馒头者生“状元郎”,得“粮蛋子”者可攘灾避祸。
“花儿”会
“花儿”会于每年农历六月举行,“花儿”是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广大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据说,“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
热贡藏乡六月会
每年的农历6月15日到28日,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举办六月会,主要活动有: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龙杆、打龙鼓,最后是法师“开山”。舞蹈分为三种类型:舞神、舞龙、舞军,场面恢宏壮观,舞姿潇洒粗犷,各村轮流举办,节日盛况空前。
那达慕大会
每年的7、8月份举行,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其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
土乡纳顿会
农历7月12日到9月15日,在民和县最南部的三川地区举办,“纳顿”土语为玩的意思。节日期间,数十里的川道沉浸在欢乐之中,到外彩旗飘动,鼓乐喧天。人们穿上最好的服装从下川到上川,追随着纳顿,笑逐颜开,扶老携幼,探亲访友,畅谈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祝愿。
穆斯林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在当地清真寺举行,中国大多穆斯林聚众节日当天举行纪念活动,诵经、赞主赞圣,宣讲穆圣传教历史和圣训以及个人生平事迹等。还要宰牛羊集体设宴庆贺,表示对穆圣的缅怀。而“茂鲁德”意为“穆圣诞辰”,系新疆地区突厥语系穆斯林对“圣纪日”的称谓。
穆斯林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在当地清真寺举行,节日早晨沐浴盛装,喜气洋洋地赴寺参加会礼,并按规定交纳开斋捐,藉以完善全月斋功,周济贫穷,共度佳节。会礼结束时,互道“色兰(目)”,表示节日祝贺,并依礼俗宴请宾客,互赠节日食品。
穆斯林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再当地清真寺举行,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
你可能也喜欢:
“鸟的王国”青海湖鸟岛文化
走向世界的刀郎文化
福建民俗文化,你知多少?
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达瓦孜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