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因灾难人们就要驱魔祛邪,因战争人们要祈求和平,因盛世人们就要欢腾高歌。在兰州,震天动地的太平鼓就成为人们宣泄情感的一种媒介。一起来了解下兰州文化中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兰州、皋兰、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太平鼓作为兰州地区城乡人民喜爱的汉族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庆典活动,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那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其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魄力。甘肃兰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2006年5月20日,兰州太平鼓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表演一开始就给人一种龙腾虎跃、普天同庆的热烈气氛。只见锣鼓击节、鼓身飞舞,众多鼓手前纵后跃、左旋右转、忽而天、忽而地、时而跳打、时而举打、诸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犹如万马奔腾,春雷滚滚。
太平鼓有“大轿迎宾”、“黄河儿女”、“擂台比武”等多种表演形式。鼓队有24至48人,多的达到108人。鼓手在领队的号令下击锣伴奏,队形不断变换,一会儿是“两军对垒”、“金龙交尾”、“双重突围”,一会儿是“车轮旋战”、“跳打”、“蹲打”、“翻身打”、“岸打”,等等。
兰州太平鼓表演中小伙们的基本步是:闪、展、腾、挪、翻、转、跳、跃。他们前跳一丈龙摆尾,后退八尺虎翻身;左斜似蛟龙戏水,右斜似猛虎吞羊;进步连环十三鞭飞扬,惊心动魄。
兰州太平鼓经过几代民间艺人和艺术工作者的编排、加工和完善,逐渐形成了高鼓、中鼓、低鼓三种基本打法,在此基础上糅进戏剧架子功技法和武术技法,加强节奏的变化,单一的太平鼓击鼓节奏衍出轻、重、缓、急的不同打法,队形变化也更加流畅。鼓、锣、钹新技法的编排使兰州太平鼓更加音乐化、美术化、舞蹈化和性格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合理的发展。
高鼓打花样,中鼓打技巧,低鼓打深沉。当锣鼓响完,鼓手围圆,先打“鹞子翻身”,一层、二层、三层,层层开花,象征着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鼓手们打“黄河激浪”时,他们轮番将鼓抛向空中,一层落下,一层又起,大浪滚滚齐头并进,从不同的角度表现黄河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气势。其它阵法还有:鹰击长空、响雷惊炸、两军对擂、四门、三阳开泰、铁臂合围、万马奔腾等等。
发掘、保护甘肃兰州太平鼓舞,不仅对继承和丰富中国鼓舞文化有积极意义,而且能增进中国古代舞蹈、音乐的学术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兰州太平鼓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活动人数大量减少。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兰州太平鼓的挖掘、保护、整理和提高。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