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十大感人故事之呦呦鹿鸣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女士的获奖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因此,很多非洲民众尊称其为“东方神药”。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专业是生药学。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成绩优良,而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上世纪60年代,原有抗疟药逐渐失效,国际上迫切寻找新型抗疟药。美、英、法等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但始终没有大的进展。1969年,38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北京中药研究所523项目课题组组长,负责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整个项目由全国60多家科研机构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了各个专业协作组。
“时代赋予我这个责任,我一定要努力把它做成功。”屠呦呦下定决心。没有尖端的科研设备,也没有雄厚的经费,屠呦呦等中国科研人员就这样和世界强国的研究团队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1969年1月到4月间,屠呦呦汇集了内服、外用,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方药,在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1971年,她的工作重点集中到了青蒿上,但是一个疑问始终困扰着她:在中药典籍中多次提到对疟疾有特效的青蒿,实验效果却并不理想。
屠呦呦回到古代文献中寻找答案,一天,她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读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使她意识到温度是保留青蒿有效成分的关键,她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
1971年10月4日,改进提取方法后的191号样品进入了实验程序,3天后的结果显示,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终于,在历经3年、190多个样品、380多次实验并亲身试药的艰难探索后,新一代抗疟药物诞生了,它的名字就叫——青蒿素。
2015年,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今天,屠呦呦等中国科学家为世界奉献的青蒿素类抗疟药物,正在拯救更多的生命,据世卫组织统计,自2000年起,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等防治措施,避免了620万人死于疟疾。
你可能也喜欢:
书法四大家之一黄庭坚的故事
古代励志名人,草圣大家张旭的故事
大诗人也有励志的过去,苏轼的故事典故
一代霸主:亚历山大大帝的传记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