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时期服饰
隋朝于公元589年重新统一中国,秦汉时期的服饰制度得到了逐渐的恢复。隋朝将“日月、星辰”等纹饰放回到皇帝的冕服上,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成为后世历代帝王冕服的基本形式。公元618年,唐代建立,它国力强盛、疆域广大、政令统一、对外交流十分频繁、文化艺术空前繁荣,服饰文化因此呈现出自信开放、雍容华贵、百美竞呈的局面。
隋唐时期,由于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使其能上承历史服饰之源头,下启后世服饰制度之经道,所以,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古代服饰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男子的常服为幞头、袍衫、穿长靿靴。但此时的袍衫与前朝略有不同,式样为圆领、右衽、窄袖、领袖裾无缘边。此外,还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样。这种袍衫主要是受胡服影响,并且与汉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特点相结合,形成了这时期袍衫的风格。
半臂仙裙
公元605年至617年间,隋代的女子流行半臂,这是将短袖衣服套在长袖衣服外面的穿法。与半臂相配的是“仙裙”,又称“十二破裙”,是一种下摆很大的长裙。穿戴这种服装外出时,女子要戴纱帽,将面部挡住,这是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影响的结果。
唐圆领衫、袍
圆领衫、袍是在古代深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唐代男子主要的服装形式。它的前后身采用直裾,在领子、袖口、衣裾边缘部分都加贴边。在前后襟的下边,常各用一幅布横向拼接,腰部用革带紧束,上戴幞头,下穿长靴。圆领衫、袍的衣袖分窄袖和宽袖两种,窄袖的便于活动,宽袖的则可以表现出潇洒、华贵的风度。
唐幞头
起初,人们用一块布从后脑向前把发髻捆住,并使巾布的两角在脑后打结,自然下垂如带状;另两角回到头顶打成结子作装饰,这就是初期的幞头。后来,人们又在巾布的四角上接上带子,使其自然飘垂,装饰性就更强了;再后来,人们甚至将带子裁成或圆或阔的各种形状,并用丝弦或铜丝、铁丝作骨,放在带子里,这就变成了可以任意造型的翘脚幞头。
冕冠衣裳
唐代皇帝的服饰,在继承前代冕冠、冕服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加长足的发展,服饰形态更加丰富、完备,在服饰的细节处理上也更加精细入微。
唐襦裙
唐代的襦是一种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领口和袖口有金彩纹绘或刺绣工艺,有的还镶有绫锦,这些装饰使服装的效果更加华美富丽。唐代的裙式大多高腰或束胸,款式贴臀,宽摆齐地,是下摆呈圆弧形的多褶斜裙。
大袖衫
大袖衫是盛唐时候的女装,因为它的衣袖往往宽于1.3米,所以这种衣服被称为“大袖衫”。大袖衫一般用轻薄透明的纱料制成,上面还有精美的图案。女子穿上它,能显露出华贵而飘逸的气质。
回鹘装
回鹘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回鹘女子的服装对唐代汉族女子的服装影响较大。回鹘女装的基本款是连衣长裙,翻折领、窄袖,衣身比较宽松,腰际束带。一般在翻领和袖口上都有凤衔折枝花的纹饰。女子在穿这种服装时要梳椎状的回鹘髻,上饰珠玉,簪钗双插,戴金凤冠,穿笏头履。
胡服
唐代的胡服,实际上是指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和印度、波斯等外国服饰。比较常见的胡服形式是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透空软锦靴和锦绣浑脱帽,有的还佩有蹀躞带。
你可能也喜欢:
中国饮食文化十大吃的传统境界
剪纸工具介绍,没有它们怎么“搞”
剪纸人物剪法步骤,简单教材不唬人
文化浅谈:剪纸艺术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