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脱,还有这样的传说:九世纪时,红教始祖、密宗大师莲花生受藏王赤松德赞之邀来墨脱宏法。他名叫洛本白玛,由他开创的山叫“白隅钦波白马岗”,意为“隐密的刻画的莲花圣地”。这个圣地里还包含16个小圣地,故有“圣地之中最殊胜”的说法。
在莲花生大师开创的这块奇物圣地里,有四个“典”,意为“平坝”:关扎典、故给典、拉巴典和巴米典;有三个“林”,意为“转经之地”:贡地林、白玛林和松林;有七个“能”,意为“里面”:得工能、西贡能、金珠能、白玛西日能、比西能、肉路能和嘎鲁能,是一个佛乐胜境,到处是糌粑树到处是牛奶泉,连扛水都流溢出奶酪。
据说这片圣地,很像多吉柏姆——金刚亥母佛的化身:她的脸向着天躺着;她的头是南迦巴瓦峰,那是一座终年冰雪覆盖的雪山;她的脖子是多吉莫之山,这座山在墨脱及拉萨和林芝排龙之间,也是一座雪山;她的心脏在邦辛地区,传说那里的人比较聪明,其中心在加布岗寺;她的肚脐是“德瓦仁钦崩”,意思是圣地的中心也是掌握权力的地方;她的左奶是公堆颇章(宫殿),那是一座转经的神山;她的右奶是白玛西惹河,永不枯竭的河水是她的乳汁;她的左手在波密独求寺,她的右手在林芝布久,那里有一个寺庙;她的左脚在察隅,她的右脚在印占区的仰桑河…
总之,东北部的雪峰和向南伸展的一条条山脉,构成了女神的头、颈、躯干和四肢,满山的草木是女神的毛发,条条溪流是女神的血管。还传说,女神的身躯上处处有宝,有取之不尽的粮食、用之不竭的肉类,虎骨、摩香、黄连俯抬皆是……传说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西藏,人们就把这里称作是“隐藏着幸福的地方”。
墨脱的神秘,墨脱的圣洁,使多少人带着美妙的宗教幻想而来,把自己的“忠骨”送至圣地视为极大幸事。墨脱那些“不种青棵有糟杷吃,不养奶牛有酥油喝,不用木材有房屋住”之类的美丽传说直接导致了十八世纪初期门巴人的迁徙和二十世纪康区藏民的流人。
关于墨脱门巴族的迁徒也有众多传说,世代相传。据说,最早进入白玛岗(墨脱)的是“门堆朱巴”,即从主隅来的六户人家。他们是主隅“门堆”村的尖扎、冬德尔、开玛、降措、朱米、索巴多杰等六户门巴人,他们历经艰辛,从德阳山口来到了珞渝的更邦拉山,又沿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到了邦廓的格波希日,受到当地珞巴人的阻拦。
门巴人将自己珍贵的珠子分送给珞巴人,才顺利通过格波希日。他们继续前行到了吉多村,这里的珞巴人又不让通行。他们向珞巴人显示了自己的武功:冬德尔用长刀砍开一块巨石,开玛轻轻用力将一根拐棍全部插入地里……使珞巴人非常钦佩,于是借给了一块珞巴人不敢耕种的“鬼地”让他们耕种。他们砍掉鬼树,在鬼地上种上了庄稼。从此,“鬼都怕”的门巴人定居了。
六户门巴人在墨脱的定居,导致了其余大批门巴人的相继涌来。以贾班达哥为首的100多户门巴人,击退丁主隅的阻拦迁来墨脱后,门隅一带的门巴人也跟踪而来。同时,东部的康区藕民也被称为白玛岗的墨脱所吸引,千里迢迢来到墨脱寻找“莲花圣地”。据(清实录}记载,在公元'906年,昌都和甘孜地区的藏民,听说西藏新发现一个叫“白玛岗”的地方,是一个天生福地,一千多信佛的男女便互相邀约前往墨脱。
清政府得悉此事,曾令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派人拦阻,招回一部分,余下的经过长途跋涉,历尽人间苦痛,路上丢下堆堆白骨后,终于到了墨脱的格当地区。现在墨脱境内的藏族,多数都是康区藏民的后裔,他们已经在这里繁衍了四至五代人。
你可能也喜欢:
门巴族神秘的习俗文化:门巴人下毒
门巴族的形成,门巴族的起源
独特的门巴族生活用品,门巴族木碗
独具民族特色的门巴族建筑文化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