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的满族人以狩猎为生,舞蹈也是由狩猎演化而来,因此满族的舞蹈往往和动物有很大关系,跟汉族、藏族的舞蹈差别很大。
那么,在满族文化中,满族舞蹈的源头来自哪里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满族的信奉萨满教,在举行祭神、祭天、祭祖先等重大祭典时,都以歌舞形式进行,萨满是歌舞中的主要角色。在跳神过程中,萨满腰系铃,手执鼓,着神衣神裙,伴着神器声响翩翩起舞。祭祀歌曲有《清神调》、《背灯调》、《跳饽饽神调》等,舞蹈有《腰铃舞》、《铜镜舞》等。祭祀时载歌载舞,表达崇敬、赞美、祈求之情,后来发展成为满族舞台艺术的歌舞。歌舞主要是《莽式空齐舞》,又称《莽势舞》。这种舞场面富于变化,形式有“男莽势”、“女莽势”、“对舞”、“衬舞”等。多于筵宴和喜庆场合中出现。
古代满族爱好歌舞,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入关后,舞蹈必选身体强壮的人,穿豹皮唱满族歌,伴以箫鼓,称作“喜起舞”,或舞者一半人扮成虎、豹等兽,一半人骑假马追射,称作“隆庆舞”。喜庆宴会时,主客男女轮番起舞,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进退,一人唱歌,大家呼“空齐”相和。进入辽沈以后,更多的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歌舞形式。
宫廷歌舞是在节庆、出征、凯旋、庆典、筵宴等多项宫廷活动中出现。有些是满族皇室贵族自娱自乐,有的是由专业演员表演的。清入关后除了其传统的歌舞外,还全部接受了历代沿续下来的礼乐制度,如郊庙朝会有中和韶乐、丹陛大乐,宫中筵宴时有中和清乐,丹陛清乐等。宫廷歌舞中的舞势歌辞中融入了满族传统歌舞,与历代传统的乐章有不同之处。
满族民间歌舞中最有特色的是秧歌舞,或称扭秧歌、闹秧歌。这是民间传统群众性歌舞,逢年过节尤其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为热闹,每逢此时,各村屯都组织秧歌队到各边表演,表演者往往有各种扮相,或文人书生,或老翁老妪,交错歌舞,有说有唱。满族的这种歌舞,无论男女老少皆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独具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饰
独具民族特色的瑶族舞蹈:长鼓舞
独具特色的瑶族成人礼“度戒”
独具特色的瑶族传统节日“赶鸟节”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