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扎崇节
扎崇节是阿坝县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由宗教活动而演变为民间贸易节日,“扎”是陶器之意,“崇”是市场的意思。所以,它是由交易陶器为主要市场的大型交流会。节日期间引来川、甘、青三省边界人们集会贸易。它始于18世纪末,阿坝麦桑第九世土官阿木让,因说要到拉萨去拜佛,但后来却未能去拉萨,为求佛赦免许诺不行的罪过,在几位老民的建议下,她把所辖牧民们.集中在一起念“真经”。从此,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便成了牧民们聚在一起,诵念“真经”的日期,汇集之地在今县城处。到了19世纪初,麦桑土官的势力渐为扩大,所以一年一度全体牧民念“真经”的聚会日,渐渐成了较为隆重的民俗节日。集会上,人们不但要念“真经”,而且村与村之间,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如赛马、摔跤、跳锅庄等。并在聚会上,出现了省内外来交易陶器的许多商人,人们对这些陶器大受欢迎。虽然后来在聚会上出现了陶器以外的交易物品,但当时,陶器是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所以人们称之谓“扎崇”(陶器市场)。
10、藏族拜鹰节
距西藏林芝县城6公里左右有座闻名全藏的山,它就是苯日山。本日山的山腰上有座苯教寺庙,叫色迦更钦寺,这寺相传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是苯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这个寺每年藏历四月三十日都要过一个传统的节日——拜鹰节。
据说色迦更钦寺建于公元757年前后,那时前来朝拜的僧俗人等络绎不绝,但到了1330年左右,它已失去了往日那香火兴盛的场面,不仅信教群众来的少了,就连以前庙里的喇嘛僧人也因多种原因离寺而去。整个寺庙荒凉萧瑟,毫无生气。
一名叫多增热巴珠色的苯教喇嘛为寻求各种门派的真经,访遍了整个西藏苯教寺院及各门派,打算撰写苯教的经书。多增热巴珠色从8岁开始就被认定为活佛,13岁就开始钻研苯教,收集和撰写过苯教的经书。这年他路经色迦更钦寺,看到这荒凉的景象,想着苯教将会隐逝,痛心不已。他决心拯救该寺,建章立制,要把所学的苯教的学问在这里弘扬,让寺庙恢复往昔的辉煌。他把想法告诉寺内的僧人们,大家一致赞同,很快一切活动都紧张有序地展开了。
活佛的想法还没有完全实现,一场大病夺走了多增热巴珠我色的生命,临终前,他把寺内的所有僧人叫到病榻前说:“我去世后,寺庙的事按我的想法办,我就不再转世了,一年以后我会变成100只鹰回来看看你们,看看寺庙,并且以后年年来。”这天是藏历四月三十日。
翌年的藏历四月三十日那天,100只大鹰果然绕苯日山的东面(色迦更钦寺的北侧)飞来。围绕寺庙飞了3圈,之后就向寺庙的西南方向飞去。年复一年,岁岁如此。人们怀念和感激多增热巴珠色,并把藏历四月三十日这一天定为纪念日。每逢这一天,居住在周围的村民们,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寺庙,跳起欢快的“切巴(工布)”舞。人们还进行擂台赛,迎接百鹰的到来,祈祷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最后向百鹰诉说寺庙的情形。之后,全体绕寺转3圈。据说这一天如果天气好,苯教的忠实信徒们就能见到翱翔的百鹰。
时光飞逝,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拜鹰为神,并定藏历四月三十日为拜鹰节。
11、藏族晒佛节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者、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
届时,各地寺庙将寺内珍藏的著称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或展示于寺庙附近晒佛台,或山坡,或巨岩的石壁之上。这些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做工精致、色泽鲜艳,艺术价值很高,有的还是国家的国宝。展示出来令群众观瞻。观瞻者成千上万。
为了让善男信女者观瞻,朝拜佛像,有的寺院还修筑巨大的晒佛会。如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均有巨大的晒佛台,台面宽阔,可同时悬挂数幅布画和佛像。其中以布达拉宫的晒佛台规模最大。
每年藏历四月月中旬,将长约三十余丈的五色锦缎堆绣成的巨幅佛像,由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喇嘛从寺庙藏宝室中取出,悬挂于第五层楼的楼壁南面,每年悬挂一幅或数幅。佛像多为释迦佛、三世佛等在太阳光的照射和布达拉宫金顶的陪衬下,彩色佛像相映生辉。身着紫红色袈裟的喇嘛,口念佛经,在佛像前顶礼膜拜。无数男女信徒,整装敬礼,观瞻佛容,场面宏伟壮观。扎什伦布寺的晒佛节,于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省西宁市塔尔寺的晒佛节,于正月十五日于山前展晒狮子吼佛、释迦佛、宗喀巴和金刚萨睡佛像。寺前,临时搭有大帐,供该寺法台暂时办事之用。
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寺的晒佛节于正月十三日,由该寺总法台率领各昂次代表和在职僧官,到河南宗王府前南山麓举行晒佛仪式。小寺院的晒佛规模较小,一般在寺内举行。如四川省理塘寺每年正月十五在寺内举行,佛像3米左右,晒佛与酥油花灯会同时进行,前往参观者成千上万,十分热闹。
您还喜欢:
源远流长的彝族少女“成人礼”
颇具土家族特色的“八宝铜铃舞”
神奇的维吾尔族传统医学:沙疗
土家族传统节日:六月六“晒龙袍”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