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服饰特色
额饰,男子所用。有两种制法。一是以厚布为地,缀以贝珠;另一是以烧珠条相间穿缀,束于额际与帽沿。
冠饰,男子所用。台湾曹部族的冠饰在皮帽上插上数根羽毛。泰雅部族是在藤制或熊皮制圆顶小帽圈下沿缀贝纽而成。排湾部族善制鹿角冠与豹牙冠。阿美部族善制羽冠与花冠。
砍刀,金属工艺品。流行于台湾省高山族地区。形制多样,长短不一。刀把和木制刀鞘制作精致,装饰别致,有的雕刻整条蛇纹,有的将人纹并列配置,或配以点、线、三角等几何形纹饰,有的镶贝饰。男子佩挂腰间,既是生活用具,亦作装饰。
胸饰,流行于台湾省各地高山族民间。有两种制作样品。一种是胸带,以草或布料编成,上缀以宝贝,下悬链袋。另一种是胸链,以贝珠、玻璃珠、烧珠、珊瑚穿缀而成。缀线长可绕颈三四周后垂于胸前。男女胸饰制法相似。
高山族的身体毁饰
过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着身体毁饰的习俗,如拔毛、凿齿、穿耳、束腹、纹身等。4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习俗逐渐趋于衰退,但其残余影响还在。
拔毛,指的是拔除体毛,有的支系是男性拔除,有的是女性拔除,有的是男女皆拔。男性用竹片夹子拔,女性以细麻线绞拔,有的甚至以火炭燎烧,并不觉得痛苦。
凿齿,是在十二岁至十六岁时,拔掉左右两个门牙或两个犬齿。有的直接用小铁棒抵在牙上用石头敲掉欲拔之牙。有些无拔牙缺齿习俗的支系,愿将牙齿染成黑色,以黑齿为美。
穿耳,尤以排湾人与阿美人的男子最为突出。他们耳垂穿孔较大,一般用铅盘,贝壳和竹管做耳饰,并将琉璃珠用丝线连在雕有花纹的竹管一端,结扎在脑后的头发上,来防止摆动掉落。
束腹,是一些支系男子的特殊习俗。束腹带是用厚竹片弯成的,两端钻孔,穿麻绳以勒紧,勒扣在后腰。从十二三岁起直到五六十岁停止,昼夜都紧束在腰腹,以使胸部和腿部肌肉发达健康。
纹身,各支系具体情况不同,有的男纹女不纹,有的女纹男不纹。有的以纹身为美饰,有的以纹身为勇武的象征。受原始宗教的影响,认为纹身可以得到祖先灵魂的保佑,去灾免祸。除纹身外,还有纹面的。无论以什么方式毁饰身体,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美观、勇武、联姻、纪功、尊贵。
艺术种类
黥面。黥面标志成年和战功,主要流行泰雅人、赛夏人与平埔人。泰雅男子刺额部中央,斩敌有功加刺颐部中央;女子刺额部中央和颊部从口角上下斜贯耳轮下,文饰多为短棚线纹。赛夏人男子刺额部中央和上下颌,女子刺额部中央。平埔人女子待嫁时刺两颐,如网巾纹,名“刺嘴箍”。
纹身。原住民除阿美人、雅美人外,普遍爱好纹身。动机出于成年、美观、驱赶邪佞与武功等,南部族群还以纹身表示地位尊贵。纹身年龄一般选择青春期,部位因族而异。便如泰雅人纹身5部7处,包括面部额、颐、颊处,胸部两乳之间,腹部(限男性)、手腕上方以及足胫处;赛夏人纹身2部3处,包括面部额、颐处,胸部两乳之间(限男性)。鲁凯人、卑南人纹身包括胸部(限男性)、手肘至腕间、手背(限女性)和足胫处(限女性);排湾人文胸、臂、手处、邹人与布农人文手,平埔人甚至有“遍体雕青”者(《稗海纪游》)。
纹身图饰大体归纳两类,一类以曲线体现动物花纹,有人头、人像纹等,主要标志武功和尊荣;一类以直线、斜线组合几何图形,如三角纹、曲折纹、兰圆纹、叉纹、网纹、菱形纹等,一般表示图腾信仰。此外,十字纹象征花卉、太阳或眼睛等。纹身选择秋冬季节,请纹身师占卦施术,属守禁忌。
穿耳。原住民普遍流行穿耳。古代时尚少女“最喜男子耳垂至肩,故竞为之”。穿耳在幼年或少年阶段进行,“贯于竹节,至长,渐易其竹而大之,待耳孔大如巨环,垂肩上”(《番社采风大大图考》)。女子也“耳穿五孔,饰以米珠”。一般在冬季,反复穿刺施术。
凿齿。凿齿流行中、北部族群,年龄最早八九岁至二三岁,一般在十五六岁。男子拔去左右门牙,也有拔去门牙、也有拔去门牙、犬牙各2枚。凿齿初衷标志成年,“女以嫁皆缺去前上一齿”(《临海水土志》);此后表示爱情专一,“男女俱折去上齿各二,彼此谨藏,以矢终身不易”。凿齿一般选择冬季。
染齿。染齿流行东、南部族群。一般自幼以嚼食槟榔,采涩草与芭蕉花涂染牙齿,直至齿黑如殷。相传染齿是为美观与固齿。
除毛。原住民普遍流行拔面毛、胡须、腋毛、阴毛、平埔人甚至有头发之外“五毛尽去”。动机出于爱美与清洁。
束腹。阿美人、平埔人等男子“自孩孺即箍腰,至长不弛”(《台海使槎录》)。“箍腰”以藤、竹编织,如“编五色篾束腰至胸”。束腹动机除了猎战奔驰需要外,主要追求体形健美以吸引女性。此外,台东阿美少年流行在手上点炙为疤,以示勇敢。
可能你也喜欢:
民族文化的表现:仡佬族阳戏
异彩纷呈、多样的哈尼族民间舞蹈
丰富多彩的哈尼族服饰文化
元阳哈尼族梯田的生态特色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