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落能够发展到多少磨菇房,取决于该村落拥有的森林和土地面积。哈尼族村落多为由几十幢磨菇房组成的小型村寨。而在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森林繁盛、地势开阔的区域,则可开垦出数千为乃至数万亩梯田,能承载相当数量的人口,就会哺育出一些中型村落。
其村落景观,在云山雾海的烘托下,呈现出一种灵气飞扬、高洁飘逸的氛围。磨菇房建筑本身并不是很高大,但因很多村落的村桠地势比较陡峭,所以,云雾深处的磨菇房,无论是侧视还是仰视,给人的视觉感受都异常高耸、威严和神秘。
磨菇房集干栏式建筑、土掌房建筑和封火楼建筑的特点于一身,底层关养牲畜、堆放杂物,二层住人。这种格局是干栏式建筑的特点。正房一侧和厢房顶部建成平顶式,是吸纳了土掌房建筑的优势,符合山区稻作民族晾晒谷物的实际需要。屋顶采用草顶和平顶相互迭加的形式,则是风火楼建筑的屋顶风格,有利于防火和防雨。
有史以来,哈尼人迁徙到哪里,蘑菇房就盖到哪里,遍布哈尼山乡,经长期的发展与改进,现在的蘑菇房既有传统特色又日臻完善,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哀牢山壮景。
哈尼族的住房为土墙或土坯墙,住房结构拟似磨菇,房屋布局一般分左中右三格,有的以靠右一格打石灰平顶,备以晒物,另两格铺马背形草顶。屋内中间一格为堂屋,左右两格为卧室。有的堂屋起地楼,上置一个终年不灭的火塘,火塘上空悬一木制或竹制的烘烤架;专供烘烤稻谷或放置易潮物品。
“床边一个火塘,桌上一碗豆豉”,是哈尼族最富特点的生活习俗。磨菇房,是居住在红河水系龙岔河畔哈尼族的居所。为土木结构、四斜而草顶与土面平定混合的民居。作为一种土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因受风雨浸润和剥蚀,单体磨菇房这种建筑样式在哀牢山传承的时间,与哈尼族在该区生息繁衍的历史一样久远。很多哈尼族寨子保留有使用年限超过百年的连片的磨菇房建筑,显得异常古朴和沧桑,成了负载有丰富文化信息的建筑文物。
您可能还会喜欢:
惟妙惟肖的侗族芦笙舞文化
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侗族木楼
极具传统民族文化的节日:侗族斗牛节
现代中国汉族的特点有哪些?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