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弱化的黎族竹文化
自然环境的改变固然减弱了竹制器具的使用程度,各类使用竹子的技艺传承现状也不容乐观。
说到传承手艺,东方市江边乡俄查村竹编艺人符亚九不由得忧心忡忡:现在山上的竹子越来越少了,有的村民甚至砍掉竹子种果树、橡胶等经济作物,要想教授下一代竹编技术,也苦于没有练习用的竹子;加上很多人初中或高中毕业后,纷纷外出打工,在家里物色一个传人谈何容易?更何况许多年轻人本身就不屑于用竹制品,因为大部分生活用品都能从市场上买到替代品。
难怪记者在村里看到的大多是半新不旧的竹器。
20年前,省民族博物馆科研人员在进行民族文物普查和征集时,所到之处,凡是有黎族人居住的地方,都能看到丰富的文化现象,各种各样的竹器比比皆是。现如今,很多竹制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譬如竹犁、竹耙和酿酒筐等,早就在乡下消失了踪影,今天的人们只能在博物馆的陈列柜里,想象它们往昔的辉煌。
专家:开发黎族竹文化
曾在省民族博物馆工作的省博物馆副研究员王辉山,是第一位系统和深入地研究黎族竹文化的专家,早在2001年,他便以《黎族竹文化探析》为题完成其硕士学位论文。
《黎族竹文化探析》一文洋洋4万字,从黎族竹文化的生成环境、竹子与黎族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详细描述竹子在黎族的农耕、渔猎、建筑、饮食、信仰、风俗、民歌、音乐、舞蹈、体育和医药等领域中所起的作用。
王辉山认为:黎族竹文化不仅具有民族学、文化学的价值,而且对当代黎族文化的转型与民族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建议政府部门扶持开发竹产业,通过发展竹子的种植、加工、旅游和商贸,在促进黎族村民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达到延续黎族竹文化的目的。
最近几年,也有一些企业在中部地区投资发展竹子产业,但最终都因种植面积有限,试图扩种又没有土地,以致原材料供应不上而不了了之。
黎族竹文化能走多远?前景真的堪忧。
您可能还喜欢:
中国民间传说,汉族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盘点:蒙古族节日文化
惟妙惟肖的汉族狮子舞文化
你所不知道的彝族肉食文化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