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看过戏剧,但是每个地方的戏剧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地方的特色。而婺剧,拥有六大声腔,音乐丰富,旋律优美。那么,这期小编带大家来婺剧文化看看婺剧的流派及其各派艺术特点、代表人物都有哪些?
可能感兴趣》》婺剧花头台是什么?花头台台词一览
流派艺术
婺剧,拥有六大声腔,音乐丰富,旋律优美,涌现出过许多具有相当造诣的艺术家与名艺人,分别在生、旦、净、末、丑等诸行当上,根据各自的嗓音条件,摸索出其优势所在,去发展、去争取自己的观众群。
已故的叶阿苟、李朝梭先生是婺剧界的名老生,他们一个其声高,一个其音亮,低声似可穿越山谷,高音则如冲入云端,声音特具穿透力和震撼力,素有铜喉铁嗓的美誉。
观众称赞:“听他们唱的[慢都子]啊,字字灵清,句句称心,听一百遍都勿嫌多,比吃红烧肉还过瘾!”最为可贵的是他们塑造了各自行当相对固定的旋律走向和音型特征,由于特点明显,唱念俱佳,故在观众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其代表作品有《玉麒麟》、《九件衣》、《百寿图》、《空城计》等。
名小生周越桂,就其嗓音先天条件而论,不算上层,然而她另辟蹊径,在用腔上下足功夫。常常在行腔时,多用色彩丰富的装饰音,难度较高的三十二分音符在她的唱谱旋律中随处可见。可谓:润唱细腻如绣花,味儿浓郁似香茶。她那自如洒脱的演唱,堪称婺剧女小生之最。
《碧玉簪》一剧中有小生王玉林的一个唱段:“(念)洞房花烛夜,玉莲并蒂开,未登龙虎榜,(唱)先上凤凰台。”一句叫板,一曲如痴如醉的[三五七],不知倾倒过多少个戏迷。在《三姐下凡》、《狄青发配》等剧中,周越桂所唱的[二凡]调,同样体现出这种特点,展示出了她那大气、不俗的周氏流派名家风采。
青衣刘淑贞(人称“乌烟花旦”),因高音较为逊色,而一反婺剧花旦素以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习俗与定规,改用以本嗓(真声)演唱。她轻声哼来娓娓动听,情真意切倍加感人。
由于她创造了别具一格的低旋唱腔,给若干因嗓音条件不甚理想的梨园弟子带来了继续活跃在艺术舞台的生存空间。兰溪的名旦叶竹青也是属于这种类型,我将她们定位为婺剧中的“戚派”。代表作有《三娘教子》、《宋江刺惜》等。
着名婺剧表演艺术家徐汝英、郑兰香是一对良师益友,素以声情并茂、委婉动听而着称。她们象一块永不干枯的海绵,善于吸收外来的新鲜养份。除了把握住婺剧本体的传统唱腔与民族唱法外,还不同程度地学习西洋发声为其所用。故听其声特别悦耳,判其情格外逼真。
“以声带字,以字达情,以情感人”是她们的演唱准则;“咬字宽实视场合,润腔刚柔看人物,抑扬顿挫调色彩,曲里字间都是情”是她们唱好戏的一本经。
你可能也喜欢:
极具地方与民族特色的贵池傩戏面具的特点
山东梆子的特点,外行看了就知道
婺剧的特点:着重感情和气氛的渲染
戏曲文化说:梆子戏角色行当有哪些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