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班的折子戏目单亦有三、四百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李渊跑宫、三开铡、老征东、八宝珠淌镣、李翠莲大上吊、哭头、送女、讲红堂、小花园、二进宫等。
其传统剧目表现的内容,以历史题材为主,其中有不少带有反抗强暴势力,敢于斗争的剧目。有些剧目的题材虽与其他剧种近似,但处理手法并不雷同。在浩瀚的传统剧目中,表现家庭伦理、神话传说,男女爱情与民间生活的剧目,也占相当比例。所以说汶上梆子的题材范围是相当宽阔的。从时间的跨度上说,东周、秦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均有涉及。
其表现程式,动作粗犷,架式夸张,通过夸张的形象动作、刻划人物的思想性格。而小生小旦的戏,则通过细致入微的表演和眼神的传递,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主要班社
汶上梆子由传入到形成与发展为独立剧种,由西而东进传入,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分布流行地域广。明末清初,三百多年来,全县组成了不少职业班社,还有众多的玩局,培养造就了许多优秀演员,据不完全调查,县境内的着名班社,如:大曹班、王复集崇圣府班、大孔班、官庄孔班,岳楼岳家班(建国后属嘉祥县)、黄洗店孔班、陈村孔班、占里集宋义相班、萱楼班。这些班社中,最着名的是大曹班、大孔班、占里集宋义相班,有“孔家班大,曹家班长”的说法。
大曹班,据传为明未清初汶城曹天官所创办。其解体时间为民国十三年(1925年)。距今约八十余年至百年前的着名演员有:张学为(号大麻子,郓城张楼人、黑脸)、傅七(刀马旦)、陈凤奎,郓城人,小生。王金仁,花旦。陈天福,花脸。泼嘴老鸹(艺名),青衣。岳登明,即岳石、嘉祥岳楼人,红脸。戴承立,即戴群,红脸。毛法,即毛在堂,号铁皮蚰子,汶城东门人,青衣。小庆,郓城人,小旦。强天桂,梁山县黑虎庙人,刀马旦。张恩普,今济宁市人,花脸。徐建起、双德,均肥城张店人,小生。岳庆云,郓城人,丑。关文喜,艺名金马驹子,红脸。师云海,艺名银铃铛,花旦。宋玉山,艺名主楞,青衣、花旦。李广仁,汶城人,行当齐全,人称戏篓子,据说会三百出戏。
大孔班,汶上镇孔楼孔祥琦家创办,孔祥琦为世袭奉祀太常寺博士,他的某辈高祖在广东居官,与曲阜衍圣公府同为大宗,此班是从曲阜衍圣公府接来的,时在清初,比大曹班稍晚。其在八十年至百年前的演员有:段衍,即段广才,寿张人,红脸。陈尚江,黑脸。孙学友,号孙黑,红脸,其子孙延俊为曹班司鼓。王朝林,河西人,晚年落脚城南王泉,黑脸。岳庆禄,郓城人,丑。李金钟,号花脸四,花脸。王振标,东阿人,红脸。丁三,武生。岳庆云,丑。小回子,黑脸。
这些班社中,一些演员是相当出名的,名气较大的演员有:傅七、吴仗儿、泼嘴老鸹、金马驹子、银铃铛、立楞等。群众编了一些顺口流。如:“傅七的刀,吴仗的腰,泼嘴老鸹唱得高。”“金马驹子银铃铛,不如立楞一晃荡”。号称“一晃荡”的立楞(即宋玉山)会戏极多,唱腔优美,1958年被聘为山东省梆子剧团的教师。
你可能也喜欢:
上党落子的伴奏乐器与伴奏形式
上党落子名篇剧作:上党落子杨七娘图片
上党落子演绎的历史故事:成败萧何典
上党落子宗师——王四虎的人物生平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