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文明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是一种蕴含人文主义倾向的宗教性文明,伊斯兰文明的创造力来自伊斯兰教,并从伊斯兰宗教文化厚重摄取养分,简单来说就是为伊斯兰文明提供了生成和发展的动力,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从伊斯兰教文化的角度去了解一番吧!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伊斯兰教的创立取决于公元7世纪中叶前的百余年间,其发源地阿拉伯半岛特殊的历史和社会条件。那时的阿拉伯人尚处在野蛮的“蒙昧状态”(阿拉伯语为“贾希里亚”时期),主要表现有:一是以血缘为纽带所组成的不同氏族和部落构成半岛游牧社会的基本细胞,氏族成员绝对效忠各自的氏族部落,并热衷血亲复仇。同时,由于生计资源的匮乏,各氏族和部落为争夺畜群、牧场和水源,始终处于绵延不绝的劫掠和旷日持久的厮杀中,致使半岛动荡不定。
二是阿拉伯半岛盛行原始宗教和拜物教,其崇拜物繁杂,因人而异,成为多神教的中心。但因长期深受外来宗教,即信仰一神论的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熏染,阿拉伯人的思维定式和文化传统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一神观念在朦胧中滋长,这预示着半岛多神信仰的危机。三是两大帝国拜占庭和萨珊王朝长期在西亚的角逐和争霸,导致传统商路的改变和汉志新商路的兴起,麦加逐步发展为半岛新的经济、宗教和政治中心。另一方面,麦加新兴商业集团的出现和暴富,加剧了各氏族部落和不同阶层间的对立,麦加迅速成为汉志社会各种矛盾的聚焦点。上述因素是促使半岛游牧社会走向变革的动因。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则是在意识形态上对半岛游牧社会期待政治和经济变革的回应。据说在公元610年的一个夜晚,先知穆罕默德突然在麦加郊外希拉山的一个山洞里接到安拉的“启示”,命令他“把人类引导于真主之道”。在此后的20余年,穆罕默德及其信徒先后通过与各种敌对势力的较量,征服了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并对阿拉伯部落宗教和游牧社会实施一系列改革,创建了信仰独一真主的伊斯兰教。新宗教以共同的信仰打破了半岛以血缘为纽带的狭隘部落关系,消除了部落割据、劫掠为生和血亲复仇的痼瘤,促进了阿拉伯人的融合与团结,从而为统一的新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他创立的伊斯兰教及未竟事业,被其后继者进一步发扬光大。伊斯兰教历经四大哈里发(632-661年)、伍麦叶(661-750年)和阿巴斯王朝时期(750-1258年),伴随穆斯林不断拓疆扩土,阿拉伯帝国成为中世纪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伊斯兰教旋即在被征服地迅速传播,大批土著居民纷纷皈依新宗教,伊斯兰教已发展成为真正的多民族信仰的世界宗教。
与此同时,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即信真主、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后世、信前定)、五大功课(即念、礼、斋、课、朝)逐步确立,伊斯兰教的法学思想和神学体系日臻完善。较之其他宗教,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意识和信仰体系,而且也是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社会规范和文化形态。它所具有的强烈涉世性,“认主唯一”和“政教一体”的固有特点,构成了伊斯兰世界独特而恒久的宗教政治文化体系。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