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期间,我国各地民间有着诸多历史悠久而富有趣味的风俗活动,如张贴春联、舞龙灯、舞狮、接神、敬天、春节花市等等,而在北方地区,新春佳节期间也有一种特有的民间艺术,那就是“赏冰灯”,这一活动一般在正月十五与人们见面,那么今天的传统节日就为你介绍一二。
冰灯,是北方特有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过去松花江沿岸的渔民在冬日凿冰捕鱼时,常用水桶冻一个“冰坨子”,中间点一盏灯,用来照明,这就是最原始的冰灯了,穷苦人在新春佳节和上元之夜,买不起灯笼又不甘寂寞,也做点冰灯摆在门前,或烫孔穿绳让孩子提着玩,用以增加节日气氛。
因为古代的冰灯多是穷苦人制作,穷苦人使用,所以冰灯当时又被称为穷棒子灯。穷棒子制作、使用的冰灯,由于难登大雅之堂,故此缺乏文字记载。进入士大夫之家后才见诸文字。第一次提到冰和灯的结合大概要数《白茅堂集》了。此书中的记载,清代初湖北蕲州诗人顾景星在他的《排冰箸雪中作灯》诗中描绘了在庭院里砌冰堆雪、于其中燃点蜡烛的动人情景。
到了康熙年间,“冰灯”一词正式出现,当时的山西诗人傅山还曾专门写过《冷云斋冰灯诗》。至乾隆、嘉庆之际,四川诗人张问陶写了一首诗,题名就叫《冰灯》,诗云:“黑夜有炎凉,冰灯吐焰长。照来消热念,凿处漏寒光。影湿星沉水,神清月里霜。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萤囊。”
到了清代中叶,在民间,每逢正月十五,大人常常为孩子们制作能捉拿的各种小冰灯。它成为孩子们游街串巷,互相媲美的节日礼物。有的城镇还举办了小型的冰灯游园活动。《黑龙江外记》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可见,曾经的齐齐哈尔城的元宵之夜是何等热闹。
1963年,在哈尔滨市代表、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举行。哈尔滨冰灯游园会是中国冰灯艺术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形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室外冰灯艺术展览,由此带动了哈尔滨冰雪艺术的发展壮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如今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已在兆麟公园成功地举办了二十余届,累计接待中外游客两千五百多万人次。成为哈尔滨冰雪文化艺术的一张靓丽名片。而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和一些国营农场,春节期间也分别举行类似活动。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