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祀神礼节中,灯火向来是作为光明喜乐的象征,而在民间各地,以灯为主题的节日、庆典也很多见,并且最经常集中在农历正月的元宵节前后。那么今天的民俗节日就为你介绍广东潮汕地区与灯有关的正月民俗活动:吊喜灯。
每年从农历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到了元宵节这天,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
此外,如果有人家在去年元宵后生了男孩子,那么从今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起,这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着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着家中添了丁,之后每晚家人要抱着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灯笼里点燃蜡烛,使灯笼通红,一面接受周围乡人的祝贺。
关于吊喜灯的由来,传说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又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遂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这就是延续到今日的“吊喜灯”。
宋代,吊喜灯节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中国民间的吊喜灯节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旧时潮汕地区的吊喜灯中国民俗活动,总免不了有祀神祭祖以及游神赛会的项目,既有祭祀色彩,又具有喜庆娱乐的气氛,成为潮汕人不可或缺的风俗,也可以说吊喜灯是潮汕人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是潮汕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可能也喜欢:
节日大全:西方传统节日有哪些?
沈阳的独特民俗活动:撒路灯
民间节日饮食习俗:下沙大盆菜
穿街走巷,湖南桃源的板龙灯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