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王勃得意之日、王维思乡之时,唐王朝宫中则是另一番欢宴情景。重阳节,唐代帝王都要登高宴会,词臣赋诗,竞比才华。《景龙文馆记》就有记载,景龙三年(709年),唐中宗在慈恩寺登大雁塔,群臣献菊花酒祝寿。
而《唐诗纪事》亦云,景龙三年九月九日,唐中宗李显幸临渭亭登高,让每人同题四韵五言诗一首,先成者赏,后成者罚。结果韦安石、苏环诗先写成,卢怀慎最后写成被罚酒三杯。韦安石这天以《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为题所作应制诗写道: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哀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英枝。
容览八然外,天文七唯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韦安石这首应制诗虽然作得快,但诗的意境却十分一般,唯有最后一句一语双关,含意深长。不过那天应制诗作均文采平平,所以这一首就算当中的佼佼者了。
大约从此以后,每逢重阳节,皇室显贵们游幸登高、曲江欢宴赋诗几乎成为定制。唐德宗、唐穆宗和唐宣宗都曾在重阳节大宴群臣于曲江池,臣僚们吟诗弄词自不必言。
史载,宣宗重阳节宴群臣时,恰遇收复河北大捷,因此,他高兴得即席赋诗:“款塞旋征骑,和戎委庙贤。倾心方倚注,叶力共安边。”臣下纷纷应制和诗,当时魏承相的和诗最为出色,写道:“四方无事去,哀豫抄秋来。八方寒光起,千山霏色开!”唐宣宗览后大喜,“嘉赏久之”,魏垂相也受宠若惊,舞蹈拜谢。
但遗憾的是,当时的唐王朝局势已病人膏育,藩镇割据,危机四伏,并不像诗中所称颂的“四方无事去”,实质上是多事之秋,唐王朝大厦摇摇欲坠,又面临着即将到来的黄巢农民大起义骤风暴雨式的冲击。
你可能也喜欢:
浙江重阳节登高去哪里 十座名山任你选
佳节又重阳 南京重阳节去哪登高
古人重阳节登高去哪里 山楼和寺庙
重阳节登高的来历_为什么要登高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