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县是“活佛济公”的故乡,当地的国清寺更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历史上曾有不少德高望重的高僧在此驻锡,而天台县历来被赞为“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之地,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也多少受到佛教影响,例如天台当地过年时要吃的传统美食,就与佛教有关,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
五味粥
正月初一早餐,天台人家家都要吃“五味粥”。所谓“五味粥”是由红枣、赤豆、蕃薯、毛芋、豆腐五味加入米中煮成粥,含有五谷丰登的象征意义,并祈五福(《尚书》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味粥”还一定要由男子煮成,男为阳,表示新的一年蒸蒸日上,生活越来越美满。一般用大锅煮,不但正月初一早餐够吃,还要留一部分,用作初一、初二两天吃饺饼筒时吃。
五味粥的由来,据说与佛寺僧侣新年祈祷“五福”降临人间有关,僧侣们煮此杂羹,慢慢流传下来,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年到头,百姓能安居乐业。
当然,天台人一般都说“五味粥”是济公发明的,说他年纪轻时在国清寺出家后,方丈先是让他做个烧饭和尚。其他小和尚们见寺院钱多粮多,不把豆米当回事,唯独济公心疼五谷,在他人歇息时,将饭粒、红枣、芋头、黄豆、番薯等洗净收纳。
有一年,天台因天灾干旱百姓颗粒无收,济公请人架起千人锅生火熬粥,在锅中只放了七粒米、一颗红枣、一块豆腐、一个芋头、一粒莲子,倒了八担水,烧好后,众百姓每人果然饱餐了一顿,
据说“五味粥”就是这么来的,时至今日,天台人还是大年初一一定要吃“五味粥”,而且还有一个奇怪的规矩,这“五味粥”一定要家里男人煮的。所谓一家之主,就是要主“煮”。但洗净沥干的活都是女人的,男人就负责全部一股脑儿扔进锅里“煮”成粥。
饺饼筒
天台人正月初一中饭吃“饺饼筒”,夜饭吃“扁食”。
饺饼筒是天台特有而最具特色的食品,每年清明,七月半,冬至和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包饺饼筒,当作祭品和节日食品。尤其在清明节、七月半、大年夜的时候,更是不可缺少。近些年来,人们也在立夏,中秋时吃饺饼筒,招待亲友的时候也有吃饺饼筒的风习。
饺饼筒吃起来又香又脆,既是充饥美味,又是下酒佳品,既可当点心,又能当正餐主食,其中最讲究的称“五虎擒羊”,堪称宴客上品。
饺饼筒皮一般是用麦粉做的,在皮子上面放上肉片、猪肝、蛋皮、金针菇、粉丝、笋丝、芹菜等各种配料,包裹成长条形,再敷油在“鏊”上烤至两面黄,即可食。
饺饼筒相传也是济公所发明。济公在国清寺为僧,见每餐剩下很多菜肴,就把这些采肴裹在糊拉拖里供下一餐食用,受到僧众欢迎,而被提拔为衣钵僧。这便是饺饼筒的来历。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