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民俗文化,位居“福禄寿喜财吉”六吉之首,足见其对中国人生活观及价值观的影响。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常常看到别人贴“福”字,总会倒着贴。那么福字倒着贴有什么含义呢?春节贴“福”,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贴“福”,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
春节贴“福”,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
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祝愿、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福”字倒贴这一风俗最早不会早于明朝初年。关于倒贴“福”字的来历有以下三种有趣的传说。
1、第一种恭王府说。
第一种恭王府说。清咸丰年间的一个春节前夕,恭王府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的大门上。有一家丁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的福晋(妻子)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连累自身,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倒(到)了,乃吉祥之兆。”恭亲王福晋一听,转怒为喜,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倒(到)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般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招呢!”遂赏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陌巷人家,贴过后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叨几句“福倒了!福倒了!”以图吉利。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