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由于存在两种历法阳历和阴历,它们之间存在着时间差,每到一个固定的年份就会出现一个农历年没有二十四节气里的立春节气。人们就给这一年叫做无春年。传统的认为立春是农事之始,没有立春则不吉祥,那么关于无春年的说法都是什么呢?
“双春”和“无春”都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置正”安排的结果。阳历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制定,而阴历则按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制定。阴历一个月的周期是29或30天,年的长短只是月的整倍数,与寒暑和节气都没有关系。它的一年中,不可能出现“双春”、“盲年”。
而阴阳合历,是结合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一年按太阳的运行分为二十四节气,又按照月亮的运行分为月。阴历小月、大月12个加起来,只有354天或355天。与阳历相比,相差约11天。
为了解决阴阳合历的时间差问题,古人采取设“闰月”的办法进行处置:若干年中就有一年是十三个月。21世纪从商代的甲骨中还可以看到“十三月”的记载,就是设闰的明证。因此每19年就有7个闰月,而“无春”或者“双春”也是人为安排的结果,与运势什么的都无关。
古代以农为本,立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重要的节日,传统上从皇宫到地方都要举行“劝耕”仪式,不少地方至今还遗留“舞春牛”的习俗。传统上,农民认为这一天的天气如何,也关系到一年农业的发展。
在中国不少地方都有相关的民谣,认为立春那一天天气好,则一年都农事昌盛;而这天天气阴暗,则这一年不能五谷丰登。可见立春这一节气的受重视程度。而且古人也常常将立春与生育联系在一起,这或许正是一年中“无春”让人觉得不吉祥,或者“双春”让人觉得尤其幸运的原因。
阳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算做365.24天。一年12个月。根据阳历的日期,可以明显看出一年中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阴历,是按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制定的,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一年为十二个历月。十二个阴历月约共有三百五十四天。
我国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是结合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一年按太阳的运行分为二十四节气,按月亮的运行分月,并用增设闰月的办法,来解决阴历与阳历之间的时间差问题。于是,就出现了某些年份一年有十三个月的情形。这样,立春节气就有可能出现在上一年的腊月,或者下一年的正月,从而出现了“无春”年和“双春”年。
你可能也喜欢:
芒种是哪个季节的节气你知道吗?
立夏养生:立夏养生四要点
今年芒种的民间习俗是什么呢?
芒种风俗:芒种送花神习俗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