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扒鸡
山东历史传统名吃——五香脱骨扒鸡,最早创产于禹城,因其工艺独特、用料考究、肉烂脱骨、营养丰富等特点而远近闻名。据传乾隆年间就盛传全国,被列为山东贡品之一。1919年载入《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列为《中国名菜谱》145中名菜之首,并有“脱骨扒鸡、宗法禹城”的记载。
据《禹城县志》记载,制作扒鸡最早的禹城城北北月牙湾村民王明奎,其祖辈皆以煮鸡为生,他家将杀好的鸡两腿交叉别入膛内,再把两翅膀从鸡脖的刀口插入,让翅尖从嘴的两侧伸出,然后放上常用的佐料,名曰“扒鸡”。后来,为招揽生意,他请了一名老中医开了丁香、桂皮、花椒、大料、小茴香等5味调味品,煮出的扒鸡,更使人胃口大开,那时叫作“五香扒鸡”。
王明奎18岁那年(清光绪十七年,即公元1891年)秋季的一天傍晚,他把20多只鸡煮在锅里,在灶中加了很多劈柴,燃起火就去歇息,由于劳累,醒来时天已大亮,炖时大过,锅里的鸡塌了下去,一提鸡腿,骨肉分离。他哭笑不得,只好用铁笊篱小心地把鸡捞到篮子里提到县城去卖,并将煮烂的鸡取名为“五香脱骨扒鸡”。在县衙门口叫喊了几声后,“脱骨”二字便引起众人注意,霎时间招来了许多食客。从此,他家煮鸡都长时间炖煮,直至脱骨,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
此后,“禹城五香脱骨扒鸡”名声大振,南北驰名。王明奎于次年初(1892年)在德州办起了以经营脱骨扒鸡为主的小饭庄,从此,“禹城五香脱骨扒鸡”便传入德州。另外,王明奎有个儿子叫王吉三,爷俩凭着一手高超的技术,先后在禹城火车站、德州、济南、沾化、利津等地开设了扒鸡铺,禹城五香脱骨扒鸡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可能你也喜欢:
全面解析:关于湖南方言文化
历史悠久的湖南篆刻文化
山东戏曲文化的瑰宝:两夹弦文化
陕西民间的艺术瑰宝“华阴老腔”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