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黑车白帐”的生活方式
蒙古民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具有适应游牧的动态生活方式。在服饰上,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它主要由首饰、袍子、腰带和靴子四部分组成,是丰富多彩的生态艺术。蒙古袍是最实用、最具“生态”特征的:肥大的下摆一直垂到靴子,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宽松的上身部位,穿着时与身体分离,形成封闭的“小气候”。腰带系的宽而紧,使得牧民骑在马上,能始终保持腰部的稳定垂直,减少腰部的疲劳。行可当衣,卧可作被。
在饮食上,更可看出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创造力,食物构成大体可分成两大类,即乌兰依德根(肉食)与查干依德根(奶食)。肉食多以煮食为主,春夏季肉食丰富,便将剩余的生肉割成细条、撒上盐、放在通风处晾干;也有人再把干肉磨成肉粉。吃不完的奶乳品分离成奶和油。奶经加工制成奶干、奶豆腐,奶酪等干制食品。这样不但减小体积,而且不易变质,便于携带和保存。
在居所上,蒙古游牧民族的居室蒙古包,早在匈奴时期就已发明并广泛使用。《黑鞑事略》曰:“其居穹庐,无城壁栋宇,迁就水草无常……得水则止,谓之定营。”它由木骨架和外覆毡片组成,冬暖夏凉,抗风御雪,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是适应游牧生产生活的一大创造。蒙古包是人类长久性住宅建筑中用材最少、建筑方式对自然破坏性最小的建筑,非常有利于保护草原植被。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的住房,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称格儿。游牧民族为适当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毛毡,用绳索固定。蒙古包为北方游牧民族创造并发展至今日,其外部结构由顶杆(乌尼)、围壁(哈那)、天窗(陶脑)、门等几部分构成,外覆毛毡,以绳挽缚。
陶脑,为蒙古包天窗,是光线照入及室内外空气交换的通道。其尺寸,决定着蒙古包的大小。乌尼,是蒙古包顶部的主要组成构建,相当檩、椽,起着支撑的作用。它的数目和长短,因蒙古包的大小而定。哈那,是蒙古包的墙壁,用生驼皮或牛皮条做钉,把许多根柳木条编排成交叉式围墙。15个头的哈那是把长短不同的30根木条编排在一起,抻开后像一块交叉式图案装饰的圆形围墙。哈那的高低,依蒙古包的大小而定。哈那可以展开,还可以折叠,便于搬迁。门,一般有两种,一扇门和两扇门,由门框、门扇、门槛、门楣组成。门框与哈那的高度相等。
您可能还喜欢:
壮族文化元素有哪些,你知吗?
展现蒙古族美丽的蒙古族语言文化
吾昔节为普米族的传统隆重节日
普米族怪异的喊魂的习俗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