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的祖先根据天气的变化规律,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来表示天气的变化,每个节气大约是15天。然而很少人知道,他们还将这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为5天。我国的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有分别起了名字。那么,立夏三候花信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立夏三候
所谓的“三候”即:“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意思是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蛄在田间鸣叫,接着可以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三候,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观察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他们将立夏划分为三候,分别是“初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和“三候,王瓜生”。所谓“初候,蝼蝈鸣”中的蝼蝈,就是蝼蛄,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表示夏天的味道浓了。“二候,蚯蚓出”,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纷纷从土里钻出来。而所谓的“三候,王瓜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还会结出红色的果实。这便是立夏三候。
花信
花信,“花信风”的简称,犹言花期。信风,指可信的定期而来的风。陈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范大成《元夕后连阴》诗:“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杨慎《咏梅九言》:“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无奈二十四番花信催。通过诗词我们知晓,古人逐渐发现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法。
根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云: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即指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八个气节),一百二十日。而立夏是没有花信的。
为了准确形容,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将其称之为这一候的花信风:
小寒: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