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另一版本为“初一扁食初二面,初三合子年年转。”扁食即饺子,现在天津回民仍用此称。合子,为和和美美之意。因为“转”与“赚”同音,寓意财源不断。
天津人吃合子大多煮着吃,也有烤烙着吃的,俗称“干烙儿”。昔日天津还讲究初八、十八、廿八吃合子,叫作“合子夹八,越过越发”;初九、十九、廿九吃合子,“合子夹九,越过越有”;正月十一吃合子,说是“合子拐弯儿”。吃这么多合子,是不是财迷到家了?
正月初四
初四烙饼炒鸡蛋。早年间物质匮乏,食材单调,烙饼炒鸡蛋也能算一道年饭了。
正月初五
天津人称此日为“破五”,意为初一至初四期间的各种禁忌都可以“破”了。这一天,迎五路财神,不拜年,“剁小人”,包饺子,“捏小人嘴”(意即将说坏话的小人的嘴捏严实了,让其不再说破话),放鞭炮,也可以称为天津的“打倒小人节”,此为津地独有的年俗。
初五是过年的一个段落。以前天津人说过年,指初一到初五这几天。“过了破五再说吧”是过去津里的一句口头语,过了初五,接姑奶奶,商店开张,诸般事宜才恢复到年三十以前的常态。再拜年,就说拜晚年了。
正月初七
初七为人日,“逢七水磨小豆腐”,食豆腐、豆粥。
正月初八
初八为谷日,也称“八仙日”或“转八日”,春节期间放生多选初八。这一天,吃合子。周宝善《津门竹枝词》:“攒馅和成谷日中,多参春韭胜秋菘。要他合子还加八,从此营生获利率。”
正月十三
灯头生日。昔日天津居家铺户,十三日起上灯,十七日落灯,张灯五日,共庆升平之乐。“到估衣街逛灯去”,为昔日津卫胜景。而今津南葛沽灯会,尚有当年海下灯会遗风。
正月十五
元宵节,俗称灯节。吃元宵,象征家人团圆和睦。汤圆也叫“元宵”,本意是“上元节之夜”,也叫元夕,“夜宵”一词即由此而来。这天按天津的习俗,煮元宵,炸元宵,包素馅饺子。马三立相声说的“江米元宵、桂花果馅”的元宵,过去是“摇”出来的,现在多为机器制作。
正月十六
俗名“走百病”的日子。过去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规规矩矩地藏在家里。到了这一天,妇女串串门子,闲坐闲坐,又称“遛百病儿”。过去灯节前还要做刺猬老鼠等蒸食,还有一些细讲究:正月十四做好,刺猬头冲外,意为招财;正月十五刺猬头冲里,意为进宝。
正月廿五
天津俗谚:“填仓填仓,干饭鱼汤。”干饭者,米饭也。填仓之后,往往以佛前蜜供相赠,谓“送贡尖”。据说这一天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吃干饭鱼汤是为了犒劳家里的喵星人。津人好食鱼,“吃鱼吃虾,天津为家”,至今此日吃“干饭鱼汤”食俗仍存。
二月初一
这一天要剪红纸为鸡,贴豆腐上,并烙糖饼,以供太阳。
二月二
二月初二,时当惊蛰,昔日津人以鞋击打炕沿,口念:“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应节的饭食是煎焖子(意为煎、闷死一切害虫)、炒豆菜(意为万物发芽)及烙饼炒鸡蛋。这天剃头理发,以应龙抬头之祥兆。
天津人把旧历元旦到元宵节这段日子称为“正月节”。初一前,以腊八始,历经小年、除夕两个高潮,过大年集中于初一至初五这几天,元宵后渐趋平淡,到二月二龙抬头,吃过了焖子,这年,才算过完了。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