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妻多夫家庭绝大多数都是兄弟共妻形式,只有极少数是朋友共妻,而父子、叔侄等共妻形式仅是特例,不具普遍性。共妻家庭中,以两兄弟共妻最为普遍。“丁青县丁青村一妻多夫共120户,丈夫275人,平均每户2.29人。芒康县莽岭乡110户一妻多夫家庭中丈夫223人,平均每户2.03人”。
一妻多夫家庭的日常劳作和生活同一夫一妻家庭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全家的管理方面,一般是长兄当家,各兄弟间在务农、放牧或经商等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大致的分工,根据每人的特点各有侧重,妻子多是操持家务,带小孩和干一些农牧活。在日常生活中,妻子处理好兄弟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贤惠是对妻子最主要的要求,关键是妻子对兄弟要一视同仁,不能偏心,使家庭团结和睦。如果妻子能搞好兄弟间的团结,一家人和睦相处,则是贤惠的,舆论会称赞;反之,如果弟兄婚后闹分家,则认为妻子偏心,舆论会指责。
藏族社会对一妻多夫家庭普遍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尤其在一妻多夫家庭盛行的地区这种婚姻形式深受人们的称道。人们普遍认为,几兄弟娶一个妻子能使家庭兴旺和富裕,因为兄弟共妻可保证家产不分散,家里劳动力多,经商、务农、放牧都有人手干,容易使家庭致富。藏族人十分注重亲情和家庭伦理,对那些兄弟不分家、亲人团聚、家人和睦的共妻家庭十分赞赏和羡慕。一妻多夫家庭至今在西藏一些地区广泛存在,除经济原因外还有更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一夫多妻婚。这种婚姻形式较少,民主改革前约占婚姻总数的5%,民改后则大为减少,主要存在于边远的农牧区。多妻婚在过去多是贵族、头人和富裕户的特权,他们凭借权势和财力娶多妻,借以扩大自己的影响或炫耀自己的财力,满足其奢靡的生活。老百姓中也有个别多妻婚存在,其形式主要是姐妹共夫,常出现于招赘家庭中,多是姐姐招赘后,妻妹后来加人其中,形成事实上姐妹共夫的一夫多妻家庭。
老百姓中的姐妹共夫家庭同贵族头人的多妻家庭有着质的区别,前者为自然形成的无妻妾之分,地位平等;后者则多是封建包办性质的买卖婚,妻子之间地位相差较大。昌都地区贡觉县三岩地区存在着较大数量的一夫多妻婚,1999年有关单位调查时多妻婚占家庭总户数13。6%。这有着深刻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原因。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落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强大的父系血缘宗族组织“帕措”的长期存在,使三岩地区出现了畸型的一夫多妻的婚姻形式。从西藏全区来看,三岩地区的一夫多妻婚是一个特例,不具有普遍性。
您可能还喜欢:
白族信仰,你所不知的白族宗教信仰
独特的藏族饮茶文化
领略白族文化的艺术熏陶:白族扎染文化
经典壮族歌谣文化,你了解吗?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