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粥是福建福州特有的汉族名点之一,是在拗九节时煮的甜粥,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做法是以荸荠、花生、红枣、桂圆为主,可加入莲子、白果等,与白米掺糯米加红糖同煮至熟或烯烂成粥即可食用。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通常在正月廿八,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
关于拗九节
(农历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
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通常在正月廿八,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
此外,凡是岁数逢九,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俗叫“正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就像做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而今,随时代发展,在“九九八十一”,这个81岁以上的老人,晚辈自此,每年此时都给老人“送九”,以表孝心,就此认为81岁以上每年都有“九”.(附带,因此也使得计算更方便了,带9的岁数,与9的倍数,而9的倍数恰好十位与个位相加的和也是9.)民间传说一说是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黝垢。”(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黝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不管是正月廿十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制作方法
煮“拗九粥”有讲究,要经过四道工序,需要备齐糯米、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莲子、花生、荸荠、红糖板等8种材料。这样煮的粥色、香、营养一应俱全。但有的人会用特殊的做法来做这拗九粥。
第一道工序:浸泡,将糯米浸泡30分钟,莲子、花生各用清水浸泡1小时。浸泡过的糯米不仅煮得透也香;而莲子、花生由于比较硬,必须浸泡1小时后,煮起来才容易烂。莲子中间要没“心”,煮的粥才不会有苦味;花生浸泡后应把上层皮脱去,粥吃起来口感才不会涩。
第二道工序:蒸煮,将浸泡过的糯米用手捞起,重新淘洗后放置小蒸笼里,用旺火蒸10分钟后(如果用高压锅也可,高压时间一样)起锅,加上适量的水,并将事先准备好的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莲子、花生、荸荠一同放入,用饭勺均匀搅拌,再用旺火煮五分钟。
第三道工序:加糖,待糯米开始呈现出黏性时,放入一定数量的红糖板(红糖板放多少因人而异),此时应使用慢火煮3分钟(如果火太旺,糯米因黏性大容易烧焦)。
第四道工序:搅拌,红糖板在糯米饭中全部溶解后,用饭勺轻轻搅拌,糯米饭颜色变红,即可关火。这过程只需再用1分钟时间。这样,一碗浓情孝顺粥就煮成了。
功能疗效因为拗九粥所用材料均甘温补脾,益气御寒,所以在寒冷的正月食用有益寿的功效。
此粥黏糯滑软,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有健脾、润肠、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它可以作为日常营养配餐和调剂饮食生活的一道美食,尤其适宜年老体弱或病愈后脾胃虚弱者食用。
你可能也喜欢:
浙菜代表菜是什么?代表菜详细介绍
韩国最流行的美食有哪些?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传统文化: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