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和尚于804年入唐求法,806年回到日本。他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创始人,同时对传播中国的茶文化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从中国带回茶种,撒播于近江国台麓山(今滋贺),还把中国制茶工具“石臼”带回日本仿制,将制茶的蒸、捣、焙、烘等技术也传到了日本。
永忠在宝龟年间作为日本遣唐僧来到中国,在唐朝生活了近30个春秋,返回日本时,带回茶树种子,种植在比睿山麓的坂本。806年,永忠上书朝廷,请求斋日必饮茶,认为这样才是大唐风俗。
另据《日本后记》载,815年,嵯峨天皇行幸近江滋贺,路过梵释寺,时任该寺大都僧的永忠亲自煎茶奉献,引起了天皇对茶的浓厚兴趣。两个月后,天皇下令在近江、畿内、丹波、播磨等地植茶,以备每年进贡。饮茶之风遂突破庙堂,开始向权贵阶层延展,茶树也藉此真正在日本国土扎下根来。
正是由于上述三位留唐僧的主动引进、积极栽培、大力宣传及嵯峨天皇的极力倡导,日本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饮茶的热潮。但当时日本的饮茶文化,尚处于从中国直接引进,移植模仿时期,茶叶还主要依赖从中国输入;饮茶方式基本上原封不地照搬唐朝的煮饮方法;饮茶范围还仅限于宫廷父子、留唐僧人等阶层,未能普及到民间;茶事活动还只是上层社会模仿的一种风雅之举。
到了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了茶种及饮茶技术,并根据中国差异和天台禅宗茶学,制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荣西禅师晚年着《吃茶养生记》(分上、下两卷)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介绍了差的功能、种类、茶具,以及采茶、制茶、点差的方法,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础。书中将茶誉为“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这时的茶与禅宗的关系可以说是以禅为主,以茶为辅。茶为坐禅修行时的饮料、禅案的素材、行道之资、救国之助等等。这些都只能说明茶与禅宗生活的密切关系,仍不能证明两者之间的法嗣关系。
镰仓末期,中国宋代盛极一时的“斗茶”之风盛行,也随之传到了日本。不过宋朝“斗茶”的评判标准是通过品尝茶汤的色、香、味来决定胜负;而日本则着重识别茶的产地,以饮后能否说出茶的产地、分辨出本茶与非本茶作为评分标准,得分多者便为胜。
日本男女结婚设宴待客,新娘一定要给客人敬茶,它的含义是:女孩出嫁男方,有如茶花一样纯洁,茶水一样清白,没有丝毫的混浊。然而男女离婚是不喝茶的,以示一刀两断,决不藕断丝连。
日本民间以茶招待客人极为考究,称为“茶道”。“茶道”的根本精神是“和、敬、清、寂”。崇向“茶道”之美,茶质、水质、环境优良是饮茶者善性的首要条件。日本人认为喝茶,一人自饮有脱俗之感,二人同饮备感亲切,三四人共饮兴趣盎然,六人以上聚饮,则不免过于庸俗。
日本人长期习惯于饮醇和爽口氨基酸含量丰富的烘青茶,而多酚类含量高苦涩味较浓的茶则不受青睐;采用茶壶冲泡斟杯饮用,注重汤色、滋味和香气,对外形没有严格要求。市场上还出现茶叶冰淇淋、茶饮料、茶挂面等饮食品。
在日本,最纯正的茶道被称之为“草庵茶”。草庵茶的茶道是对高贵、财富、权利的彻底批判,以及对低贱、贫穷的新的价值发现与价值创造。
你可能也喜欢:
“曲为酒之骨”的洋河大曲产地在哪儿
茶叶胜地:中国十大名茶安徽有几个
不得不知:紫砂壶泡茶的讲究详解
君山银针属于什么茶?黄茶中的珍品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