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岛的印度化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与它比邻的巴厘岛。大约在1001年巴厘岛上出现了一个爱儿楞加王国,其国王爱儿楞加是巴厘国王和爪哇王后所生之子,由此开启了巴厘与爪哇之间政治文化上的亲密接触,这种情况维持了3个多世纪。1515年爪哇的满者伯夷王朝被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打蓝王朝所灭亡,大批信奉佛教、印度教的爪哇人逃往巴厘岛,巴厘成了躲避伊斯兰征服者的“天堂岛”。从此,伊斯兰教化的爪哇和印度教化的巴厘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隔着一条几里宽的海峡,两个岛对峙了几个世纪。
16世纪,荷兰人来到了印尼,他们将巴厘命名为“小荷兰”,阴谋将它置于荷兰的殖民统治之下。殖民者与反殖民者的斗争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如今,巴厘岛的首府登巴沙市中心、有一个很大的广场,称作普普坦广场,是为了纪念和表彰巴厘人民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惜以“普普坦”(自杀)的方式来抵抗荷兰殖民者的英雄业绩。举行普普坦的仪式带着一些宗教色彩,但更多的是表现出巴厘人为国家民族而牺牲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场面壮观感人。
无论是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还是在二战期间日本人统治时期,巴厘人民都从来没有向外国侵略者屈服过,他们把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同对宗教的义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宗教不仅剥也们的信仰,更深人到他们的政治制度和生存方式之中。
1949年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成立,巴厘岛成为联邦之一。1956年改为印尼共和国,巴厘成为一个省。印尼中央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巴厘因保存印度教的文化和信仰而成为一个比较独特的省份,而印尼的其他地方,由于伊斯兰教的扩展,印度教文化的影响已经沉淀到伊斯兰教文化影响的下面,几乎没有踪迹可寻。因此,独特的印度教文化使巴厘成为世界着名的旅游观光点。
外国游客来巴厘,首先是看这里的神庙。印度教的神庙不仅跟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迥然有异,就是跟佛教的寺庙也有很大的不同。巴厘的印度教神庙不追求高大肃穆,反而是以乡间庭院的样式给人予亲近平和的感觉。神庙的大门称为坎迪班塔(Candi Bentar),呈对开式,外观像被切成两半的塔。平民住宅的大门,机关学校的大门,也多采取这种样式,几乎成了巴厘的一种标识,若不仔细辨认,外来的人一时难以分清哪是神庙,哪是住宅。
您可能还喜欢:
什么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
宗教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
宗教文化:什么是基督教
宗教文化:什么是无神论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