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皮淡绰号“青皮淡”,武丑见长,毯子工精妙,又有绝活:吞火吐火、吊辫子、栽人头。
李水活有“钻交椅”、“格容”、“死眼”绝招。
李永安能双手捧盆水,两肋夹鸡蛋。从三层高桌上翻下来。
还有绡烟、猫驳、陈珍、李汉水、洪豆青、郭正德等,都各有擅长。
其二,旦角艺术的发展,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女伶,打破历代承袭的“男扮女旦”局面,形成男女旦平分秋色。
女伶的涌现,产生了女性旦角的独有魅力,于是风靡一时。
这一时期,著名的男旦有:
李双声擅于花旦,演技出色,演尽女态,人皆误认为女角。《瓦窑答》扮王宝钏,《翠屏山》扮扬雄妻,《打金枝》扮公主。
黄和成扮花旦,活泼玲珑;扮武旦,刚健婀娜。誉满泉南。
田鸡以武旦、花旦称擅。技艺娴熟,《蝴蝶杯》扮胡凤莲,情态最佳。
还有箫迪苹,桌旦,慰仔旦,斟仔旦,施瓜、林拾、谢明亮。施亮、施长、伍建、洪仔定。洪廷根、杨母缎等。
著名女旦
蔡秀英擅演花旦、武旦,技艺娴熟,作戏逼真,尤以色飞眉舞,绘影摩神,令人称绝。以《凤仪亭》、《樱桃会》、《武松打店》、《斩黄袍》、《番婆弄》诸戏见称。30年代即名闻遐迩。施玉昆擅花旦、小旦,扮相俊美,秀色如脂,笑容可掬,天真洒落。以《大闹花府》的红枚(小旦)见称,驰名于30年代。
洪秀月后起之秀,得其父洪金乞真传,工花旦、武旦,天生丽质,情态俱佳,武打翻跌,技艺精湛。擅演《西门庆》的潘金莲,《棋盘山》的窦仙童,《穆柯寨》的穆桂英。1947年后,名噪一时。
蔡素得后起之秀,工青衣,兼武旦、花旦。扮青衣,情态凄楚。唱工优美作工细腻,以饰秦香莲一角擅名。
林秀来人称“来仔旦”,色艺照人,歌喉清越,唱工绝伦,同行誉之为“晋江梅兰芳”,以演王宝钏、貂蝉、孟姜女、秦香莲等角色誉满海内外。
余有月英旦、傅乌闷、丽华旦、莲花旦、林英梨、施秀玉、绡舟等。
其三,30年代,有些戏班已不满足于在农村草台流动演出,他们继续走出国门,足迹遍及东南亚诸国。
这一期间,出国的戏班达到高潮,计有:
新连兴(1929-1935年)
三妹班(1929-1938年)
福连芳(1930-1933年)
锡坑班(1934-1937年)
桑林社(1934-1937年)
全和兴(1934-1936年)
协义社(1937年)
福顺兴(1936-1937年)金春宝(1936年)
尚义社(1936-1937年)
小丁班(1936年)
新金春(1936年)
1938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些出国的班社于战前先后回国。
可能你也喜欢:
永春纸织画的溯源及文化
昆明曲剧:云南人民的“花灯”
福建的文化遗产,你知道多少?
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