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成熟
20世纪40年代中期,抗战胜利后,高甲戏班社大有发展,3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秀,经十余年频繁的演出实践,艺事精进,日臻完美。高甲戏独步闽南,可称盛世。洪金乞、柯贤溪、董义芳、蔡秀英、陈子良、施纯送、许仰川、陈宗熟、林赐福、吴远宋、萧迪苹等表演艺术家,在高甲戏发展史上堪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影响深远。他们在1950年后的新时代,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接班人,贡献卓著,使高甲戏艺术园圃,繁花似锦。
高甲戏一般分为六门行当:小生、老生、北、旦、丑、杂。
根据各行具体人物的身份、年龄、扮相及表演上的特点,又有不同分工。
小生
分为文小生、武小生。文小生又分为巾生、穷生、官生。武小生分为长靠(穿铠甲)、短打(捆身)。
老生
分为文老生、武老生。文老生要能演三类不同身份的人物:一是帝王、贵族、官吏;二是员外、平民;三是老仆人。武老生要能兼演红北,高甲戏的关羽、赵匡胤,都由武老生应工。
北(净)
分为大花、竖眉、二花、大花扮曹操、董卓、张士贵、潘仁美、严嵩诸类奸诈、狠鸷人物。二花又分为红北、黑北。红北扮孟良、吴汉,王英等;黑北扮张飞、李逵、牛皋、焦赞等。
旦
分为苦旦(青衣)、花旦、武旦、大旦(闺门旦)、小旦、老旦六类。
丑
分文丑、武丑、文丑分为公
子丑、袍带丑(服丑)、破衫丑(包括傻丑、童丑、家丁丑)、老丑;武丑分长甲、短甲两种。
杂
扮太监、龙套、旗牌、军士及武行。
过去,由于戏班阵容的限制,一个行当未能配备几个脚色,故在行当分工上须兼扮。如武老生兼扮红北,竖眉兼扮丑,文小生兼扮文老生,二花兼扮武丑,花旦要能兼扮赵云,苦旦要能兼周瑜。
高甲戏的传统剧目大体分为三大类,即大气戏(宫廷戏、武戏)、生旦戏(绣房戏)、丑旦戏。
高甲戏有丰富的武打程式,早期采用闽南的“南拳”、“斗狮”的套数,后又吸收了木偶戏、京剧的武打程式加以丰富。旦角的科步,部分吸取了梨园戏,手姿丰富,步法严谨,后人总结为三十六步科范。丑角表演,各成流派,各以其独特的表演手段塑造人物。粗角戏后期向京剧吸取、取法,气势恢弘,有新的突破与发展。
高甲戏音乐以“泉腔”弦管为主,兼收傀儡戏、梨园戏和民间小调,既有清婉缠绵的音韵,又有激昂刚健的腔调。打击乐多取自京剧的锣鼓经,但丑旦戏仍保留响盏、双铃、小叫的轻快活泼的音响。特色乐器有南琵琶、二弦、南嗳。建国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高甲戏进一步繁荣发展。1950年泉州市曾分期分批集中高甲戏艺人学习,以“泉州市高甲戏剧团”为例,它就是在那时“戏改”中,从五个民间职业剧团――“新秀春班”、“三合和班”、“福庆成班”、“新连升班”、“通华兴班”――中抽调最优秀演员数十人,组成的。他们是:董义芳、吴远宋、施纯送、许仰川、柯贤溪、刘再生、林秀来、陈子良、柯贤克、蔡秀英、黄秀郎、林固子、陈玉燕、林贤殿、施义烧、蔡文煌、田鸡仔、吴尊荣、肖迪频、肖光椅、姜金龙等。
后又陆续调入一批对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具有专业水平的新文艺工作者,他们是:王冬青、吕文俊、杨波、张伯萍、陈枚生、王振权、王大弼、蔡展龙、佘楷模等人,与艺人长期合作,高甲戏从此开始由草台艺术转入剧场艺术。
高甲戏源于古代闽南民间的妆扮故事(化装游行)。明·万历间(1573——1619年)泉州府经历陈懋仁《泉南杂志》载:“迎神赛会,莫盛于泉。游闲子弟每遇神圣种诞期,以方丈木板,搭成抬案,索以绮绘,周翼护栏,置几于中,加幔于上,而以狡童妆扮故事……”
明末清初,泉南各地民间流行化装游行,每遇节庆或迎神赛会,便装扮梁山泊英雄人物,配以闽南锣鼓和民间的“红甲吹”、“十音”之类曲调,游行于街道村镇,间或就地表演以宋江故事为主的简短故事和各种武打技艺,只有道白,少有唱腔,有时还排下“蝴蝶阵”、“田螺阵”等。这种形式的出现,很受村民喜爱,随着便有由儿童组成的业余戏班出现,演出节目仍为梁山泊故事,群众称之为“宋江仔”。后来逐渐为成年人扮演的专业戏班所代替,称为“宋江戏”。艺术上有了发展提高,唱、做、念、打俱全,节目内容也较丰富。
可能你也喜欢:
风格迥异的台湾南管与北管
台湾本土的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歌仔戏
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华的台湾民歌
台湾文化发展的四大特点
相关推荐